
在结构调整阵痛期、经济增速换挡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之际,全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对此,企业家们怎么看?
国家网信办联合多家媒体开展的“从企业看信心”经济形势主题采访活动,第二站来到广东,走进了格力集团。
当天下午,董明珠匆忙走进会议室,看到自己被安排在长条会议桌的正前方,说了句“为什么坐那里?把自己定位太高了不行吧”,边说边走到桌子一边,坐了下来,开始了一个多小时的访谈。
去年12月,格力“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获得国际领先认定,该系统是将太阳能光伏技术与大型直流变频离心机组相结合,是一款“不用电费的中央空调”。
访谈中,董明珠首次披露,继2013年12月份格力宣布制造出了供公共场所使用的不用电费的空调后,目前格力已可生产供家庭使用的不用电费的空调。
董明珠的信心同样体现在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感知上:“我站在一个百姓的角度来看,老百姓的生活是不是变好了,环境是不是变得更加温馨了,再加上制造业是不是进步了,制造业效益是不是提高了,技术含量是不是提高了,这些都是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标志,国家经济有没有希望?我认为有希望。”
此外,她对外界所质疑的格力“国庆价格战”、国企改革、空调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回应,其中,“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贯穿始终,成为访谈关键词。
与雷军无可比性
在去年年底的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大会上,雷军和你打了10亿的赌局,称五年内销售额将超过格力。你到现在是怎么考虑这个赌注的?
董明珠:首先,大家都认为空调是一个传统产业,但是我个人认为,无论是什么产业,都有创新的地方,有技术含量的地方。因为只有一个企业有创新力,有技术突破,这个企业才会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所以我不认为我们是一个所谓的传统产业。
至于打赌,实际上雷军跟我不在一个行业内,那比什么。我认为我跟他之间,并不是互联网跟传统产业之间的较量。
从我对企业的理解来讲,格力是按照百年企业的思路去做的,而不是我今年能够赚多少钱。我觉得格力最成功的是在自主创新上做文章,格力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这就是它的竞争力,而且格力先进技术都是我们“80后”的研发成果,我认为他们就是竞争力,也是我们跟很多企业不同的地方。
现在有一些分析说空调行业的天花板已经临近了,你如何回应这种说法?
董明珠:“天花板”一说并不是今天才讲,格力只要进步了就有人来讲,如果我没有记错,天花板的问题应该已经讲了10年了。
格力今年的目标是1400亿元,大家又讲因为要完成这个1400亿,所以要打价格战。这些声音来自不同方面,有不同的目的。但对于我来讲,我相信自己,别人怎么说不重要,关键是你怎么做。
我认为永远没有天花板,在行业里面只要保持你的技术领先,保持不断地创新,给消费者带来生活的改变,你就没有天花板。所以我认为,天花板就是不敢挑战自己,否则没有天花板。
格力提出的五年规划做2000亿,我非常有信心。如果我现在的空调全部不要电费了,哪个消费者不要我的产品?格力不要电费的家用空调已经研发出来了,我可以把空调发的电卖到城市电网去,可以收钱回来,开玩笑地说,如果我的空调做大一点,我就可以不上班了,因为我可以发电了。
所以在我来讲,我认为没有这个天花板,如果有天花板就是自己不敢挑战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