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宝马董事迪斯:我们与特斯拉走不一样的技术路线

宝马董事迪斯:我们与特斯拉走不一样的技术路线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3897
文章顶部
摘要:宝马董事迪斯表示,并不赞同特斯拉电动车的定位和逻辑,宝马初期推广电动汽车主要从三方面考虑:一是轻量化,二是电池尽量小,三是车必须足够敏捷,好开。

宝马集团董事迪斯博士罕见地出现在了宝马中国与百度合作主办的“天生互联”编程马拉松大赛活动的现场。看着年轻的工程师们轮番上台展示他们车载系统开发的应用程序,迪斯博士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或微笑。他说,这些应用程序日后极有可能整合进BMW互联驾驶。

宝马集团董事迪斯博士

2014年宝马在中国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7月16日,宝马正式对外宣布,与华晨汽车的合资合作协议延长至2028年,基于此,宝马公布了扩大在华产能、拓展国产产品线,以及在中国投产先进的发动机等一系列计划,展示了宝马对于中国市场进一步投入的决心。但在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中,推广电动车和互联驾驶将成为宝马的重中之重。在日前举行的宝马集团研发媒体交流会上,迪斯博士与我们的对话就围绕于此而展开。

德国总理默克尔日前的中国之行,为中德两国在电动车方面的合作带来了进展,特别是在充电标准上,中德两国实现了统一。这为9月份宝马i3和i8在中国的上市铺平了道路。宝马是既特斯拉之后第一个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传统汽车公司,但很显然,宝马希望它的风头要盖过特斯拉

在对特斯拉将电动车核心技术专利开放的策略予以肯定之后,迪斯博士话锋一转,他说,宝马并不认可的特斯拉的电动技术路线。电动车必须适合城市驾驶,而要做到这一点,电动车首先必须是轻量化,另外电池要尽量的小,第三,一定要足够敏捷,足够好开。

记者:如何看待碳纤维在BMWi3和i8上的应用?

迪斯博士:我们对碳纤维充满信心,也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馈。对我们来说,得到全世界范围媒体和客户的积极好评,最重要一点是什么呢?就是BMWi3和i8作为电动车、新能源依然保持了非常纯粹的BMW驾驶乐趣,这是我们品牌所代表的一个最重要的价值。可以说打造一款电动汽车在技术上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复杂,但要让电动汽车能够兑现宝马对驾驶乐趣的承诺,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应用碳纤维这种轻量化的材料,是BMW i产品轻量化设计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主要作用是要抵消因为装配电池而额外增加的重量。但碳纤维目前是比较昂贵的材料,在主流车型中大规模应用的时机还没有成熟,将来可能只在车辆局部进行应用。

记者:2013年末到2014年初,宝马的竞争对手在旗舰级轿车和SUV上表现的非常强劲,这是否会促使BMW加速推出下一代7系轿车?到现在为止是否有明确的计划推出比7系更高一级别的轿车?

迪斯:谈到全新7系,现在只能这样说,它会按原来的计划上市。新7系很完美,现在我们暂时没有必要在7系之上推出新的车型。

记者:两年前我在外国媒体看到宝马有一个项目叫做Turbosteamer,涡轮蒸汽机项目,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进展?宝马的动力研发的方向是怎样的?

迪斯:我们的动力研发方向非常明确。第一,就是提升效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在获得低排放、高效率的同时,我们一直要坚守就是它的性能。

我要指出另外的一个趋势,将来汽车的动力系统将有更多的电力驱动的成分。举个例子,就是BMW i8这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它有发动机,同时又有一个驱动电机,这样的技术可以让i8实现令人惊讶的效能,而它的性能可以和超级跑车媲美,甚至优于某些超级跑车,同时油耗非常低,百公里只有2.1升。宝马未来的驱动技术会不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我们的动力系统会越来越高效,从几十克到零排放,我们有实力实现不同的动力、排放组合。

关于Turbosteamer涡轮蒸汽机这个项目,我们也有参与这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在提升内燃机的效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很多研究方向,涡轮蒸汽机是解决方案之一,我们也不排除将来有可能会在某一个阶段推出相关的技术。但是我要指出,目前涡轮蒸汽机成本过于昂贵,并且会增加很多额外的重量,虽然它可以降低排放,提升效能但在目前不是特别值得去考虑的一种方案。

记者:中德现在统一电动车充电标准,我想问问您觉得统一标准有什么样的意义?中德两国政府已经牵头,未来还有美标和日标,未来全球统一标准有没有可能性?

迪斯:目前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德两国在电动车充电标准方面取得进展,对于将来加速我们产品的推出和上市,尤其让消费者可以更好去接受电动汽车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电动车的推广,电动交通时代的到来,政策制定至关重要,不仅是厂家需要生产出好的产品,从消费者角度考虑,一定要让他们打消顾虑,能够找到好的充电设施,能够去使用电动车——中国政府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