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其他已经获得补贴的品牌经销商相比,同样深陷亏损泥淖的大众进口车经销商更显焦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独家了解到,经过三轮谈判,大众进口车经销商期望的补贴或难以兑现。
“我们已经不抱希望了。”一位大众进口车经销商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与其他进口车企业不同,大众汽车的(中国)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进口车)的盈利状况并不理想,补贴经销商的难度可能更大。
同时,上海大众经销商停止销售大众进口车的诉求也未获厂家同意。一方面,这一销售模式仅进行了一年,此前签订的合作期限未满;另一方面,旨在扩张的大众进口车并不希望对这一销售模式进行调整。
在上述诉求均无法得到大众进口车同意的情况下,双方的谈判陷入停滞。对于大众进口车的经销商而言,2015年的经营计划“还没有开始”:1月,很多大众进口车经销商停止提车,而2015年销售目标的讨论还在进行中。
数据显示,大众进口车已经连续两年在中国市场出现销量负增长。对新一年的销售计划,目前厂商和经销商分歧较大。2015年,大众进口车期望目标与去年持平,为8.1万辆。但经销商认为,今年大众进口车在华销量不会超过7万辆。
并网一年销售微幅下滑
大众进口车与经销商的谈判结果原定1月15日宣布,但至今仍无音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双方最新一轮的谈判在1月14日 “无疾而终”,未达成任何共识,因此谈判也被无限期延长。
据悉,与宝马中国和投资人的谈判不同,大众进口车补贴谈判并非经销商投资人亲自出面,而是由相关协会代理。同时,大众进口车组成工作组与之沟通,在关键问题的决策上存在一定滞后性。
“沟通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一位大众进口车经销商商会的参与者告诉记者,目前看来,大众进口车以“拖”为主,并且与几个大型经销商联系密切,希望通过部分补贴的方式缓解这场危机。
该经销商表示,由于大众进口车规模较小,在四川、广东、江苏等地都采取由一家经销商独家代理的授权经营方式,并且这些经销商跟随大众进口车多年,因此大众进口车希望通过辉腾尊享会等方式进行一定额度的提车补贴,希望使谈判不了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