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能源局局长:“十三五”将年增逾1500万千瓦光伏发电

能源局局长:“十三五”将年增逾1500万千瓦光伏发电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4060
文章顶部
摘要:“中国正处于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的时期。”努尔·白克力说,在“十三五”时期,中国每年将新增1500万-20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继续保持全球最强劲增长的光伏市场。

能源局局长:“十三五”将年增逾1500万千瓦光伏发电

3月21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第九届亚洲太阳能论坛上致辞称,“十三五”时期,中国每年将新增1500万-20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继续保持全球最强劲增长的光伏市场。

3月21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第九届亚洲太阳能论坛上致辞称,太阳能是具有潜力的新能源发展技术,在全球能源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光伏发电增幅趋稳,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太阳能发电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其中以光伏发电为主流。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

数据显示,自2008年起,中国连续8年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首位,累计为全球提供了70%以上的光伏电池产品,自2013年起,中国连续3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光伏市场。

尽管光伏发电在中国发展迅速,但当前,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中仍占到64%,水电、风电、太阳能、核电、天然气等新型能源只占能源消费的57.9%。

“中国正处于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的时期。”努尔·白克力说,在“十三五”时期,中国每年将新增1500万-20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继续保持全球最强劲增长的光伏市场。

以下是努尔·白克力的演讲摘录:

大家知道,3月16日中国两会刚刚闭幕,中国政府总结五年发展的成果,制定了未来五年的规划,处于这样的时间节点,在中国举办第九届亚洲太阳能论坛,可以起到如何更好的促进亚洲太阳能产业发展,特别是通过区域合作更加全面的推进绿色发展。

中国政府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明确了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经济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能源发展战略总思路。

当前,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中仍占到64%,水电、风电、太阳能、核电、天然气等新型能源只占能源消费的57.9%,在能源需求增长爆发的大背景下,正是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的时期。中国作为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方面,既有自身必须转变的要求,也有拥有全球能源变革的外在环境需要,我们愿与各国加强合作,加快推动清洁、低碳能源发展,共同完成新一轮能源变革。

今天,借这次论坛我主要谈三方面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一、全球能源变革需要全世界各国共同行动。

当今世界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资源的快速对接,严峻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寻求可持续的能源方式,已是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问题。进入新时期以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的新能源技术逐步开始规模化发展,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能源变革。2015年11月,中国政府联合了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在中国苏州召开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汇聚多国政府代表、企业专家,探讨了能源变革的战略和实现路径,发布了宣言,提出了共同推动全球能源变革的倡议。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发展。2014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推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战略构想,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一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的全面消费。二是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三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四是推动能源组织革命,打通能源发展的快车道。一个合作,就是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实现开放创新下能源的发展。

中国牢固树立了清洁能源发展理念,要在世界化石能源清洁化发展的同时,大胆推动非化石能源的规模化发展。中国政府确立的目标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工业生产总之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2030年前后,排放达到峰值,并力争达到共识。这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我们将加快调整能源发展方式,确保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