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9日下午,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与省供销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河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
这并非偶然事件。当前,河北新能源汽车推广量和充电桩比例为6.4∶1,巨大的充电缺口引得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企业从去年八九月份起相继强势进入河北,以众筹建桩模式,整合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场地资源,建设充电设施。此举能化解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吗?
你出场地我来建众筹建桩花开河北
想买新能源汽车,但就怕开出去没电了还找不到充电桩,充电桩稀少造成的“里程焦虑”让诸多消费者放弃了这个念头。
江苏万帮集团旗下的星星充电去年9月进入河北市场,目前正在将其在江苏常州试行成功的众筹建桩模式复制到河北。
“充电桩落地,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场地,如果建设企业自己买地或租地,不光涉及多个部门的协调审批,场地开支也很大,效率低、成本高,而众筹模式,正解决了这个问题。”星星充电河北区总经理毕鑫说。
他介绍,无论是景区、商场、超市还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小区,有五个以上满足充电桩安装条件的商户自有的、用于公共停车的停车位,并且有富余电容的就可以成为星星充电的合作对象,由星星充电负责充电桩投资建设和运营维护,后期双方共享充电服务费收入。
“今年星星充电打算在石家庄市建设1000个充电桩,目前已经完成10%。”毕鑫说,三五年之内,星星充电预计在河北完成3万个充电桩建设。
特来电去年8月也在河北成立分公司,未来准备在河北投资19亿元用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模式也是“你出场地我来建”,由特来电负责充电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并给场地提供方一定的充电服务费分成。
除了这两家在充电桩建设领域颇有实力的企业,上海一电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先控捷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金润电器自动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也不仅仅满足于生产销售充电桩,有意向河北充电桩建设领域进军。
短期之内难盈利 应放眼增值服务
然而,在新能源汽车非常少的情况下建设充电桩,短期内难以盈利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这个坎儿让场地提供方犹豫不决,也让充电桩建设企业面临巨大资金压力。
“即便免费投建,业务开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很多手中握有停车位的产权单位认为现阶段没有多少新能源汽车,建了也无法盈利,就选择不建。还有一种要求提高充电服务费分成,无形中占用了原本用于投建充电桩的资金。”特来电河北分公司总经理宁海涛坦言。
他建议拥有停车位的产权单位要看到建设充电桩的长远利益:“必须先建充电桩才能带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随着车辆增多,充电服务费的收入会非常可观。而且,靠收取充电服务费盈利仅是一个方面,众筹建桩还有许多增值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