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带领他的团队测试成功的北汽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随着两会的到来,自动驾驶因为众多代表委员的关注而再次成为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建言:加快自动驾驶立法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自动驾驶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提前判定可能发生的问题,尽早进行立法的预案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其迫切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自动驾驶方面的立法已经成为新的国际关注点
2、中国情况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3、一项立法或行业法规的修改需要一定的周期
李彦宏:加快制定完善无人车相关政策法规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CEO李彦宏今年的提案重点关注加快制定无人驾驶车法律法规。
李彦宏委员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对无人驾驶予以重视,国家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做好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中国汽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合作研发、协同创新。他建议尽快修订和完善无人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测试和商业化应用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加快推进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技术标准的建立和完善,积极组织开展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的试点工作。
相关专家也表示,中国需加快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技术标准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前瞻性研究,加快规划智能交通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为将来制定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国际标准争取更多主动权。
中国科学家:推动无人驾驶走近现实生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认为:相比私家车,客车、旅游大巴以及中重型货运车辆的智能化需求将更为迫切,也将是最早实现无人驾驶的领域。他透露,目前国内已有城市考虑在城市快速公交上采用无人驾驶技术。
李德毅院士团队成员北京联合大学的鲍泓(右)、潘卫国站在已经测试成功的最新一代“无人驾驶”汽车前(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尽管如此,无人驾驶距离人们日常生活仍有距离。李德毅说,推进汽车无人驾驶走近现实生活,亟须在提高性能、可靠性和降低成本等三方面发力。
谷歌自动驾驶车首次主责
近日,美国谷歌公司的一台自动驾驶汽车在加州山景城遇上了麻烦:这是个小麻烦,车体轻伤、人员无恙;也是个大麻烦,这是谷歌自动驾驶汽车路试的第7个年头里,首次被判主要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