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5月25日   星期天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安格时代的宝马“新政”:守成者还是开拓者?

安格时代的宝马“新政”:守成者还是开拓者?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4618
文章顶部
摘要:9月21日,宝马i3、i8在华正式上市销售,成为了继特斯拉之后第二个正式进军中国市场的电动车豪华品牌。

安格的宝马“新政”:守成者or开拓者

不像老对手奥迪那般依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长期占据中国豪车品牌第一位置,宝马品牌在华几乎是依靠自己的硬实力,凭借史登科的成本竞价手段,在中国汽车的黄金十年里一直紧追奥迪,在一些细分市场领域甚至已有赶超的迹象。如今一股反垄断浪潮席卷而来,多家竞品深陷其中,宝马似乎有了超越的机会。

在反垄断背景下,外资企业的价格体系重新塑造的趋势明显。而摆在宝马现任在华掌门人安格面前的,显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倘若寻求到发展的新机遇和新路径,安格或将开创超越史登科的新宝马时代。

9月21日,在宝马i3、i8新车发布会上,宝马南区销售副总裁刘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安格领导下的宝马品牌更看重发展的可持续性,i品牌在创新性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就是很好的例子。“与之前单纯依靠新车销售不同,现在的宝马更关心如何发掘经销商的新赢利点。”

激进的史登科时代

尽管在中国市场,宝马一直处于豪华品牌销量第二的位置,但在全球范围内宝马品牌已经连续9年稳坐豪华品牌销量第一的宝座。

相关数据显示,宝马品牌今年8月份销量再次刷新纪录,共售出145902辆车,同比增长4.5%;而前8个月宝马、MIMI以及宝马摩托部门共售出1330077辆车,同比增长6.7%,为宝马历史上最好成绩。其中,在中国市场的8月销量为36833辆,同比增长7.8%,前8个月同比攀升19.9%至298752辆,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如今看似轻而易举便能取得的好成绩,在10年前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968年开始进入大中华市场发展的宝马品牌,在1994年4月设立北京代表处,正式进军中国大陆市场。但此后宝马在大陆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年销量从零到两万辆的增长用了整整十年时间。

直到2004年11月1日,被誉为中国通的史登科接手宝马中国担任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宝马品牌在大陆高速增长期才正式拉开帷幕。

为了尽快提振宝马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号称中国通的史登科在中国市场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本土化措施。

2005年,宝马首次进行了官方降价,并且加快了宝马国产车型的导入。品牌营销策略上则避开了与奥迪官车形象的直接竞争,并通过售后服务、产品定位、市场营销等方式,将新确立的“以人为本”理念和宝马“悦”的品牌核心不断地分享给用户,一步步树立正面积极的品牌形象。

从2004年就开始从事宝马经销商工作的徐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史登科时代宝马在活动推广方面的力度很大,像戴雷(现任英菲尼迪中国事业部总经理)这样的营销副总都很热衷于举办高大上的发布会或活动来给消费者营造宝马的豪华品牌形象,而实际上中国消费者也很吃这一套,因此过去几年间销量增长很迅猛。

在史登科掌管的8年时间里,宝马品牌在中国市场从2004年销量的1.5万辆一度猛增至2012年的32万余辆,实现了20倍的增长。

渠道方面,史登科也积极扩张。相关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3年,全国宝马经销网点的数量从41家扩展到了400多家,足足翻了近10倍。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行业部主任研究员王冀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史登科之前的宝马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定价过高,使得其与奥迪相比完全没有优势,而降价之后,其本身品牌精准的个性定位,吸引了一大批的目标消费群体,加上消费者对个性的追求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此其销量逐年增长并不奇怪。

“宝马德方高管的本土化效率高得离谱,连办公室的布置都严格按照中国的风水学来操作,这一点连自认熟知中国文化的日系品牌高管都自叹不如。”曾在宝马中国总部工作的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

探索渠道可持续性

宝马在中国市场的一路狂奔,直到2013年史登科突然宣布提前一年退休开始,才开始步入调整阶段。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