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投行估算,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在整个国家经济产出中的占比可能在15%到36%之间,按2012的标准约为3万亿美元,接近20万亿人民币。在中国的这些省份中,江苏债务负担最严重极有可能爆发债务风险。与之相对应的是,江苏近年GDP总量一直处在中国各省份中的第二位,如果江苏发生债务危机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信心造成严重打击。
有记录显示,通过银行、投资信托公司和债券市场,江苏省市以及县一级政府都获得了大量贷款,远远超过了与上海同级行政区划的债务。然而在债务堆积的同时江苏省主要支柱产业造船和太阳能电池板等都正遭遇着严重的产能过剩。主要产业利润大幅下降,政府税收增长也大规模减速,风险正在聚集。
在中国的另一个地方陕西神木,排名第44的中国百强县,也正面临着更急迫的债务风险,在经济景气时的全民放贷正在逆转成全民追债,资金链断裂后大佬们纷纷跑路,民间借贷危机正在酿成祸患。如果债务风险控制不好,那么这一幕很可能在江苏重复上演。
江苏面临的困境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这个过程中经济发展的重心将向服务和消费转移,对制造业和工厂的投资正在减少。此外,中国中央政府已经要求省级政府控制借款规模和土地的销售,后者也是很多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相应地,中央政府也希望地方政府来承担很多行业规模缩减过程中的成本。这两项成为了江苏的软肋,由于发展较早像江苏这样的省份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转型,更何况它们还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
然而在中央限制地方政府借款规模和土地销售之后,地方政府的财政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便宜的银行贷款和土地销售收入已经不能满足融资需要,江苏的发展更依赖于成本高昂和形式多样的融资,如今的情况却一面是大量积压的过剩产品和债务,一面是地方政府受到限制失去了财政支撑,这样导致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地方政府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
历史上这样的危机不是没有发生过,1989年、1993年和1999年巴西就因各州政府债务过量而出现过三次危机。江苏上半年的GDP总量为2.7万亿,2012年全年GDP总量为5.4万亿,足可以跻身全球前二十大经济体,如果发生债务危机,它将成为系统性、宏观性的经济风险,对正高速增长的中国而言它无疑是场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