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今年普通小客车指标13万个、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2万个,明年普通小客车指标将缩1万个至12万个,按照个人和单位的分配比计算,每期普通小汽车配置的指标有1.76万个,而目前有1.9万个指标。2015年新能源汽车指标将增加1万个至3万个,新能源汽车的中签几率将进一步增加。截至2015年8月8日,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累计收到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和确认延期的共9448个,由于上期个人新能源车指标要通过摇号获得,没有未配置的指标,预计本期可供配置的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仅为“标配”,即3333个。
北京市6月1日正式实行对新能源车不限行的政策以后,极大地刺激了新能源车消费市场。另外,电动车将免停车费、高速费等消息也使得更多消费者有了购买新能源车的诉求。按照北京新能源汽车配置指标计划,2016年和2017年新能源车指标额度将提升为6万个,今年的新能源车指标为3万个。
截止2015年7月底,北京市纯电动小客车累计上牌8822辆,其中个人上牌6555辆,单位2267辆。自2014年起,北京市开始对纯电动小客车指标单独配置。计划至2017年共配置新能源小客车指标17万辆。截止目前,已经有9家车企,共计14款车型完成在京备案工作,并进行销售,可以享受单独摇号的政策照顾。
目前在京销售的14款纯电动小客车分别为北汽新能源生产的E150EV、C70GB、EV200、ES210和M307多功能乘用车,华晨宝马之诺1E,比亚迪e6,比亚迪戴姆勒腾势,江淮汽车IEV4、IEV5,上汽集团荣威E50,东风日产晨风、长安汽车逸动EV,奇瑞汽车eQ电动车。
充电桩建设方面,北京正在加强配套自用充电,并推进公用充电建设。截止2015年6月底,全市已自建充电桩3700余个,建桩率约50%。公用充电桩方面,目前北京市已建成260多个充电站,超过2200个公用充电桩,初步在中心城区形成5公里半径的充电服务网路。
目前包括央企和民营资本在内的众多企业参与公用充电设施建设。参与建设的民营资本包括北京富电科技、特锐德等,市属国企包括京能集团、首钢集团等,央企包括中国普天等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