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软近日提交监管报告,揭示其手机业务的生存现状:第一季度收入为14亿美元,但是总体成本比收入高出了400万美元。换言之,微软每销售出一部手机,亏损12美分。而且这个亏损额,还没有计算市场营销费用、研发费用等。
更令人吃惊的是,微软提示投资人,将需要对手机资产进行资产减记。微软表示,手机业务未来的现金流将会下滑,手机销售增幅将会下降,这将导致手机业务部门的资产减记,这将给公司盈利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在花费71.7亿美元,将诺基亚收入囊中的一年半之后,微软开始对诺基亚的手机业务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去诺基亚化”倾向明显。
但是这家前手机行业霸主并没有给微软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在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微软WP份额仅为2.8%。很显然,诺基亚与微软结盟,并没有结出美丽的果实。
iPhone和Android“撮合”诺基亚和微软走到一起
早在2007年以前,诺基亚还处于如日中天的状态,塞班系统霸占着全球超过六成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然而一切的市场游戏规则都在2007年被打破。那一年,苹果发布了第一代iPhone,谷歌(微博)与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共同研发改良Android系统,并在2008年推出首部Android智能手机。
根据Gartner的统计,Android在发布后短短两年内,就取代了塞班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苹果也凭借单款产品,市场份额直逼诺基亚。
面对一路高歌猛进的Android,三星、LG、摩托罗拉等品牌纷纷转投阵营,这些本来一直被诺基亚踩在脚下的品牌,靠着Android逐渐有了与之一争高下的势头。
据传诺基亚曾与谷歌进行秘密会谈,结果谷歌方面表示不会为诺基亚提供更为特殊的位置和待遇,芬兰巨人认为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在那个智能手机飞速发展的年代,错失了与Android结盟的机会。
再看另一边的微软,作为一家软件见长的公司,为了争夺移动终端市场,它需要一个全心全意为WP卖力的手机厂商,要有强大的硬件制造基础,还要有号召力……诺基亚正是在这个时候走进入了微软的视野。
2010年9月,微软高管埃洛普加盟诺基亚,担任CEO;2011年2月,诺基亚将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微软WP操作系统将成为诺基亚主要的智能手机平台;2013年9月,微软斥资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及其专利。
然而二者的结合却让人为之扼腕,虽然在微软的全力支持下,诺基亚出了不少颇为惊艳的WP机型,包括Lumia 920、Lumia 1020等,诺基亚也因此占据了WP市场将近9成的份额,然而WP本身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大战之中却输的很惨,其份额占比一直在2%—3%之间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