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10月15日讯 中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1.62亿辆,但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自行车80%以上是“超标车”,新国标今年能否出台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2012年锂电自行车销量已达167.5万辆,近几年销量每年成倍增长,但在电动自行车中的渗透率只占到5.6%,且以外销为主,国内豪华款品牌缺失,低端同质化严重。
旧国标已沿用14年,“超标车”市场需求旺盛,新国标何时出台,将有哪些变化?锂电自行车内销推广遇阻,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大智慧通讯社带着这些问题参加了11日(周五)宁波的“第34届中国浙江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览会”及同期由高工锂电举办的“国际锂电自行车应用高峰论坛”,并针对相关问题,与展会及论坛中的诸多业内人士进行交流。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今年出台希望不大**
1、新国标年底出台的可能性不大
2013年初以来,上海、重庆、云南等地区纷纷开始制定针对电动自行车的相关管理办法,但广州一位协会领导周五向大智慧通讯社透露,各个地方政府确实公布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基本上还是沿用14年前的一些条文,至于新国标,现在已经10月份了,“今年出来的希望不大”。
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曾在2013年澳柯玛(600336.SH)电动车年会上透露,电动自行车新标准已完成报批稿草案,且已经送审。
中国自行车协会宣传部研究处主任郑晓玲曾于7月16日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已经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相关主管部门审核,正在沟通协调中,若顺利,新国标很有可能在2013年年底出台。
但郑晓玲也表示,若出现意外因素,则会推迟。新国标顺利出台目前最大的阻力来自于交通主管部门,工信部、国标委等部门实则已认可新国标。
2、时速提高到26km/h能改变行业现状吗?
旧国标(1999年的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不超过20km/h,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自行车80%以上都是“超标车”。
中国自行车协会宣传部研究处主任郑晓玲曾表示,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改变最大的地方是将最高限速由20km/h改为26km/h,将导致行业格局变化及企业分化。
但台州地区一家电动自行车企业副总裁表示,目前电动自行车最大时速平均在30km/h左右,提高到26km/h对行业现状也改变不大。
大智慧通讯社向上海浦东新区的几家二手电动自行车修理铺老板了解也发现类似现象,现在的电动自行车最大时速基本上都在30km/h以上。
高工锂电总裁张小飞表示,新国标对于锂电自行车并不是关键,能否设计出全新理念的电动自行车非常重要,x现在大家都说锂电自行车非常轻,能否设计出一款折叠起来能放在包里供上下班用的自行车,如果能,市场会有需求的。
3、国标“不给力”,消费者需求倒逼政策
台州宏派车业有限公司郑明东常务副总表示,目前公司的豪华款电动自行车(简称豪华款)是在非机动车的行列中,目前市场这么大,这么多企业,超标的近80%以上,老百姓的消费是王道,市场需求旺盛,对于国标也只能是上有政策,下游对策。
浙江一家电动自行车企业的业务人员表示,公司是有限速器的,一般厂家都会做出一批车来,是有限速器的,用于应对突击检查,卖给经销商的基本上都不装限速器,“速度太低了消费者根本不接受,很难销售”。
**锂电自行车主攻海外,豪华版电动自行车缺乏品牌感**
1、电动自行车发展迅速,锂电自行车渗透率增长缓慢
中国自行车行业协会理事长马中超(周五)表示,最新数据统计,中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到1.62亿辆,考虑各种因素后,近两年产电动自行车我国产量还是达到3500万辆,近4000万辆,增速10%-20%;据协会2013年锂电池自行车调研报告,2010年锂电自行车产量25万辆,2011近70万辆,2012年近160万辆,每年都在成倍增加。
张小飞表示,2010-2012年中国锂电池自行车销量从40万辆到167.5万辆,锂电自行车在电动自行车中的渗透率从1.7%增长到5.6%,提高3.9个百分点,“渗透率增长缓慢”。
2、锂电自行车主要定位海外,开始逐步转向国内
目前,国内有众多锂电池、锂电自行车生产企业将主要市场定位于国际市场,在电动自行车整车企业中,力霸皇、新日、绿源、捷奥比、途尔、喜德盛、捷安特、宝岛、兴隆等企业都以专业生产锂电自行车为方向,并着力开拓海外锂电市场,但也开始逐步有了一些面向国内市场的过渡车型。
兴隆车业内销经理吴志炯表示,目前公司的锂电池电动自行车年销量2万辆左右,主要销往欧洲,欧洲版的价格在1000美元左右。
吴志炯表示,目前公司也在努力开拓日本市场,根据当地用户习惯设计的日本版锂电自行车售价在3000-4000元人民币。
针对公司何时考虑进入国内市场,吴志炯表示,现在进入的话时机还不成熟,短期内不打算进入国内市场,等国家政策,如果政府将铅酸电动车直接禁止上路了,公司会考虑加速进入国内;他同时补充表示,目前公司与永久有合作,永久用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机、电控和传感器三位一体的系统,简化版的国内售价在3500元左右,但销量比较少。
浙江兴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贸总经理潘琛波表示,母公司汉维集团旗下的长兴飞扬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也在从事锂电池电动自行车的业务,公司的的国外年销量2000多辆,主要销往南美,单车价格在2000-3000元人民币(400美元左右)。
目前公司的锂电池自行车主要采用锰酸锂材料的,循环寿命在500次,也有磷酸铁锂材料的,循环寿命可达2000次。公司具备20万辆锂电池的助力单车的产能,目前公司正在积极的开拓国内市场。
据公开报道,2012年途尔锂电自行车与NBA签约,正式成为官方产品授权商。
2011年,途尔锂电自行车转入国内市场,全力进军打造锂电车高端品牌,全国第一家拥有年产铝合金车架100万台的基本产能,浙江省第一家拥有自主锂电车整车研发基地的企业。
3、豪华款缺乏品牌感,几乎都采用铅酸电池
张小飞表示,现在的锂电自行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同质化,做的花样很多,但“缺乏品牌感”,低等级的同质化。
浙江威震车业有限公司江西片区业务人员刘军表示,目前浙江台州地区电动自行车企业集中,豪华款竞争激烈,几乎不盈利;锂电池在电动摩托车上的应用前景不大,现在市场上的几乎都是铅酸电池的。
台州鸿派车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郑明东也有类似观点,其表示,公司的鸿派电动车采用的是铅酸电池,目前市场上这种豪华款几乎用的都是铅酸电池。
**价格、安全性和售后服务掣肘锂电自行车推广**
1、价格高,短期内国内消费者难承受
马中超表示,锂电池的价格较铅酸电池高,就去年天津地区的电动自行车售价看,铅酸的单车1800元,锂电的2800元,差距1000元。
兴隆车业内销经理吴志炯表示,锂电自行车的电池成本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消费能力上,国内消费者比较难承受。
张小飞也有类似观点,其表示,锂电池的价格是铅酸电池的一倍以上。
浙江威震车业有限公司江西片区业务人员刘军表示,锂电池在豪华款上的运用几乎是不可能的,成本比较高。
2、安全性待验证,技术需提升
张小飞表示,锂电池组的安全性和质量的稳定性还有待验证。
马中超也表示,业内外及专家学者对锂电池的性能仍需要观察,市场对锂电池的安全问题依然担心,技术提升仍是重中之重。
3、售后服务有待完善
马中超表示,锂电自行车售后服务体系还未形成,有待完善,不像铅酸电池的售后服务到处是,虽然质量层次不齐,但是已经形成。
张小飞也表示,目前锂电自行车的销售渠道还不够完整。
**未来锂电行车发展趋势,两轮锂电产业化将推动四轮汽车电动化**
1、锂电自行车渗透率有望达到20%
张小飞周五表示,预计到2016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量将达到5000万辆,其中锂电池动力自行车占比将达到20%,即年产量为1000万辆;预计2013-2016年期间,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4%,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
马中超也表示,锂电池自行车未来的产量将延续升势,稳步增长,相比仅5亿人口(欧盟锂电自行车已超过百万辆)的欧盟,中国市场空间比较大,电动自行车目前还是用于铅酸电池的局面,如果长期如此,电动自行车将没有大的发展,但若智能式、简易款、豪华款都能将铅酸的换为锂电的,半壁江山成为锂电的,希望就有了。
2、锂电自行车产业化有望拉动电动汽车发展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学杰周五表示,先做好两轮电动车才能做好四轮电动汽车,通过两个轮子去带动四个轮子的发展。
马中超也表示,电动自行车也是国家新能源中一块,但是目前没有相关补贴政策,是个遗憾,可喜的是目前电动自行车已经形成规模化(167.5万辆),出问题的也非常少,已先于电动汽车,实现产业化,可以作为“练兵场”,形成一个倒逼机制。
3、环境将逐步改善,促进锂电自行车发展
马中超也表示,今年6月1日工信部发布《标准》,影响超乎想象,标准实施当天相关股票涨停,政府部门在开始加大电动自行车的发展,行业的外部环境将越来越好。
张小飞也表示,使用绿色能源,响应节能环保,替代铅酸电动自行车是大势所趋;另外,国家政策支持,推广力度逐渐加大。
4、产品将不断创新,引导消费
马中超也表示,十多年来的铅酸电池限制了电动自行车的差异化发展,锂电自行车的发展有益于差异化发展,现在一些龙头骨干企业在尝试着将高强度轻量化的材料与锂电池结合起来,造型更加趋于个性化;
黄学杰表示,国内锂电自行车未来的方向是需要沿着更快、更远、更耐用基础上初步轻。
国内A股涉及锂电自行车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路股份(600818.SH)、南都电源(300068.SZ)、澳柯玛等。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