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9月17日新能源车补贴新政公布的前夜,东风日产刚刚完成一笔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电动车交易,在2014年年底前将1000辆启辰纯电动车交付大连市政投入公共系统示范运营。事实上,不仅仅是东风日产,随着政策的逐渐明晰,车企纷纷试图发挥“连横”手段,为新能源车尽早落地寻求助力。
新政标明“着陆点”
9月13日,东风日产启辰纯电动车启辰e30首次公开试驾在大连举行。按照大连市政府和东风日产于2012年6月签订的协议,东风日产将在2014年年底前将1000辆启辰纯电动车交付大连市政投入公共系统示范运营,包括出租车领域用车、租赁用车等。此次试驾,意味着启辰e30在大连试运营开启在即。
2009年,东风日产全面启动“绿色城市计划”,明确通过与国内各城市政府的深度合作,推动电动汽车的导入。从2011年9月起,纯电动车聆风分别在武汉、广州、大连投入示范运营,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无故障运行超57万公里。
另一方面,今年上海车展,启辰展出全新纯电动概念车viw a,公布了启辰品牌新能源发展计划“V蓝战略”。而东风日产启辰事业部部长叶磊告诉记者,在之前发布的V蓝计划中,启辰纯电动车e30已经有了明确的上市计划,将于2015年之前规模量产上市。
事实上,由于充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相应配套建设不足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此次新的补贴政策明显向充电设施倾斜,中央财政对示范城市奖励资金用途方面的表述为“主要用于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
据悉,目前大连已建成8座充电站和240个充电桩。至2014年底,大连将按1车1桩比例配建1000个慢速充电桩,并按社会共享原则增建100个快速充电桩。相比以往几十辆的运营规模而言,此次1000辆启辰纯电动车的运营规模无疑对今后配套设施提出更好的要求,并为下一步电动车大规模推广奠定了基础。
借势捅破“窗户纸”
对需要捅破当前导致新能源车前景模糊的“窗户纸”的车企而言,新政则指明了方向。新政中指出,未来政府机关、公共机构等领域车辆采购要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其中,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务、物流、环卫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规定可以确保公车采购及其他公共领域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汽车确保在公务市场中的份额数量也十分有利。9月7日,10辆上汽纯电动轿车荣威E50组建成首批新能源汽车中央党校体验中心车队。上汽乘用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6月初,上海市政府已经采购10台荣威E 50作为机要通信车辆,分别交付市人大、政协、市府、市委、机管局。
获得利好的不只是上汽乘用车,今年2月,吉利汽车旗下公司华普国润与康迪车业成立合资公司,从事投资、研发、生产、市场推广及销售电动汽车业务。6月,康迪车业与吉利汽车联合研发的第一辆纯电动轿车JL7001BEV获得中国工信部批准。吉利汽车公关总监杨学良告诉南都记者,合资公司未来主要面对城市公交运营提供电动车产品。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直接补贴到企业、加大充电基础设施补贴力度以及试点扩围等是新一轮补贴政策的核心内容。直补车企有望打破地方保护,且充电设施的大力建设也箭在弦上,补贴政策将会明显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促进销售。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