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百度、阿里巴巴相继在汽车产品上做出动作,前一个对外公布高度自动化辅助驾驶研发项目,后一个不惜巨资投入,和上汽共同研发“互联网汽车”。其实,互联网公司进入汽车领域,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机遇,其遭遇的强劲对手——汽车整车厂商,并不是那么容易颠覆的群体。
“BAT们”角逐智能汽车
未来汽车发展方向总体有三个,第一是新能源汽车,第二是无人驾驶汽车,第三是智能汽车。汽车厂商在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上有研发优势。
今年4月,百度发布了CarNet,可通过一款免费应用将手机系统映射到汽车屏,前不久,又公布了其正在研发的一款“高度自动化的汽车”;阿里巴巴则和上汽集团合作,开发联入互联网的汽车;腾讯则推出了“路宝”盒子。
互联网企业进入汽车行业,引起了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关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方向性总工陈军告诉《》记者,智能汽车作为物联网一个终端及信息化应用平台,车厂和互联网企业都非常重视、提前布局。所以阿里巴巴、百度加入智能汽车的行列属正常行为、意料之中。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及市场与公共关系总经理段拥政对《
》记者表示,实际上互联网企业早已加入了智能汽车行列,只不过之前是被动加入,被其他电子厂商带入,而现在是他们自己在研发汽车智能化的产品。
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总体上有三个:第一是新能源汽车,以特斯拉为代表;第二是无人驾驶汽车,以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计划为代表;第三是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和智能汽车又有相通的地方,都会涉及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应用。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泰)总经理杜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第一个和第二个发展方向,汽车厂商有技术优势,而对于第三个方向,很多传统汽车厂商认为自己没有优势,所以他们更愿意和更多其他的公司一起来做智能汽车。互联网公司跨界进入汽车行业,是好事。
传统汽车厂商在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上有研发优势,在杜平看来,是因为这两种汽车技术并非颠覆式创新技术,而汽车厂商也一步步积累了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所涉及的技术,有着比较清晰的技术路线图指引。
百度的CarNet项目、阿里巴巴的汽车合作、腾讯的“路宝”盒子都是冲着智能汽车方向努力,唯有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进入了传统汽车厂商掌握优势的领域。但是源于百度一直在密切关注和跟随谷歌的发展趋势,所以百度研发“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也是情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