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网青海6月12日讯(记者马玉宏 石晶报道) 六月的高原,满目苍翠,气候宜人,“2014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首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6月10日在西宁城南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始办于2000年的“青洽会”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38个单位共同主办,国土资源部等11个单位和组织为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17个全国性行业协会为协办单位。每年参会的部委、协会、省区市、大型企业逐年增加,已成为与国家部委和省际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平台。
青洽会“翼渐丰满”
盘点历届青洽会,由最初的单纯招商到经济结构调整,再到追求绿色发展,有几届办会可圈可点,极富特色。2009年的青洽会,新能源、新材料类项目成为签约重头戏,新能源材料合计签约147.11亿元,占合同类签约项目总额的52.8%;矿产品首次以招拍挂方式亮相,开启了国内矿业权招拍挂走进综合性经贸展会的先河;2010年的青洽会突出了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新要求。中央企业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参与央企之多,投资规模之大,涉及新兴产业范围之广,在青海经济发展史上均属首次。中国五矿、中国中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35家中央企业受邀积极参与展会,开启了青海与央企共谋未来发展的合作新格局;2013年“青洽会”重点打造“绿色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从建立绿色发展评价体系、新能源产业发展、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三江源生态保护对北半球气候的影响等,紧扣“绿色发展”主题、共商“绿色发展”大计,彰显论坛的国际性、品牌化的高端定位。
本次青洽会集中展示了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盐湖化工、煤炭化工、油气化工、光伏等产业,并把锂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展示了青海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广阔前景和科学的发展理念。
6月10日, 青海部分企业分别与香港汉能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澳大利亚澳洲比格斯贸易公司、伊朗德黑兰农矿产品有限公司、北京恩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外客商签署汽车租赁、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电子商务、医药物流园区、牛羊肉销售等12个项目,签约金额151亿元,成为本次青洽会对外合作的一笔大单。
来自福建的企业家刘先生说,来到青海才知道青海的农牧产品和绿色资源有着这么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投资农牧产品应该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青洽会使青海企业与省外企业相互了解、合作互利的大好平台,我们将通过这个平台寻找有意合作的伙伴。青岛海银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兵对在青海发展事业充满信心,表示拟投资13.2亿元在格尔木市建设大型现代商贸物流园项目。
在扩大开放的同时,青海更加注重培育自主发展能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2013年,面对国内外经济持续低迷、投资环境趋紧、招商引资压力加大的形势,全年到位资金48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20.2%,占全部工业投资的45.3%,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条,加速了产业聚集和结构优化。
丝绸之路“青海道”
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青海,如何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战略通道功能,更好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6月10日举办的青海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研讨会上,参与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总体设计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司副司长欧晓理认为,相对一些省份确定的“桥头堡”、“黄金段”、“核心区”等定位,青海“融入”的姿态更实在,更亲切。欧晓理说,推进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发挥好国内的比较优势,调动积极性,形成国内的整体活力。对西部地区来说,“一带一路”建设将西部地区许多地方从对外开放的末梢一下子推到了开放的前沿,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当前青海就有两件事具体可做:一是利用好撒拉族和土库曼斯坦同根同族的历史渊源,青海可以以“亲戚”的身份和土库曼斯坦建立进一步合作开发关系,同时,土库曼斯坦有很好的合作开发资源,有超巨型的钾盐矿,青海在盐湖资源产业开发上又有一流技术,双方应该有很好的合作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