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菲斯科浴火重生 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土豪

菲斯科浴火重生 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土豪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4667
文章顶部
摘要:美国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国能源部对电动汽车公司菲斯科拖欠的1.68亿美元债务进行拍卖。起拍价为3000万美元。那些想要用大把美金激活菲斯科心脏再次跳动的投资者们,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国能源部对电动汽车公司菲斯科拖欠的1.68亿美元债务进行拍卖。起拍价为3000万美元。那些想要用大把美金激活菲斯科心脏再次跳动的投资者们,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从菲斯科到特斯拉,间隔20个通用汽车

这次菲斯科(Fisker)债权拍卖吸引了不少买家。比如前通用汽车总裁Bob Lutz联合了中国万向集团参与竞拍,此前,他们曾想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这家公司。

此外,竞标者中还有王晓麟的GTA汽车公司、Henrik Fisker 和香港富豪李泽楷领导的财团。虽然美国方面表示,交易全部结束后才会披露谁赢得了竞标,但已有媒体报道,赢家为李泽楷领衔的财团。

但是,无论Fisker最终花落谁家,其都要肩负起重振这家电动汽车公司的重任,而其难度不可小视。

已停产15个月的Fisker可谓命途多舛。

2011年,因为第一辆汽车Karma未如期交货,美国政府冻结了其高达5.28亿美元的贷款,只拨出了1.92亿美元。

去年,其又接连遭受销量迟缓、汽车起火、回收事件以及自然灾害(桑迪飓风摧毁了其300多辆新车)的打击。今年4月,陷入资金困境的Fisker不得不解雇近3/4的员工,其创始人兼总裁Henrik Fisker此前也已离职。

曾经获得12亿美元私人投资,2008年一度估值达到22亿美元的Fisker无疑已经是千疮百孔,但除了新能源汽车这个引人神往的标签外,今年疯狂火爆的“特斯拉(Tesla)现象”也一定让很多人决心利用Fisker复制它的成功。

拥有插电式产品、反传统创业模式和极具个性创始人的Fisker看起来绝对是个很接近的Tesla版本。但事实是,想要把Fisker做成Tesla那样的公司,实现这个目标的距离大约有20多个通用汽车。

有消息称,Fisker目前还欠零售商大约8000万美元的债务,欠Karma在芬兰的生产公司Valmet Automotive不到1000万美元。而如果重启Fisker新车型Atlantic的开发,有分析认为,还要花费大约5亿美元左右,重启Karma生产线则至少需要5000万美元。

更重要的是,Fisker的新东家还需要对其公司战略进行颠覆式变革。

Fisker仍然拥有一些有价值的资产。它在特拉华州有一座还未装修的工厂,原计划是作为其低端一些的第二款车型Atlantic(起价为5.5万美元)的生产地。而被很多业内人士最为看重的,则是Fisker的设计资产。

浴火重生,技术沉淀是关键

“设计”这个Fisker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恰恰是它获得特斯拉式成功的最大障碍,因为在这个技术为王的竞争时代,Fisker偏离了产品开发的正确轨道。

苹果以精妙的产品设计著称,但出色的设计与领先的技术完美结合,才使苹果取得这样的辉煌。然而,乔布斯为人称颂的是站在人文与科技的十字路口,而不是因为他蹲在包豪斯学院门口。

Fisker是一家由设计师创建的公司,作为Fisker的创始人,Henrik Fisker曾在宝马和阿斯顿·马丁担任设计师工作,也是畅销电动车特斯拉 Model S的最初设计者。Fisker的第一款车型,售价超过10万美元的Karma因独特的美学设计而获得不少赞誉。

它把大多数核心技术都外包给供应商解决。这样的做法不仅带来高昂的成本,还对产品质量带来很多隐患。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创始人就早早宣布了Karma的时间表——彼时,其电池技术的研发工作还未完成,随后车型发布不断推迟。车型终于上市后,这款Fisker Karma又受到了不少消费者对其质量问题的投诉。而当电池供应商A123破产后,Fisker更是尴尬地一度停产。

与Fisker不同,特斯拉并没有急于推出产品,而是花了近五年的时间研发、验证核心技术。

Tesla创建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电池技术和控制系统的开发上,其首款车型Roadster直接买来了莲花跑车的工程设计。 当核心技术经过反复改进、验证不断成熟时,Tesla才腾出手来,聘用了出色的汽车设计师开发出拥有独特风格的Model S和Model X。Tesla自己打磨出的电池技术,被一些第三方公司评价领先竞争对手5到10年。另一方面,这也为Tesla带来了更低的制造成本和未来降低成本的空间。

不得不说的是,Tesla在盈利之前可是经历了十年的亏损,其中也曾大起大落,并同Fisker一样曾濒临破产。

Fisker能否同样起死回生呢?这不仅取决于新东家是否有同穆斯克一样的雄厚财力,更取决于他能否对产品和技术有同样的认识和理念。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