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7月12日   星期六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宝马i3推出始末:总裁莱特霍夫强力推动

宝马i3推出始末:总裁莱特霍夫强力推动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3967
文章顶部
摘要:据德国媒体报道,宝马i3的推出,代表了宝马公司未来的造车理念以及对未来汽车市场的野心。不过根据一份内部报告显示,宝马i3的推出历经多次波折,正是宝马总裁莱特霍夫的强力推动,才

据德国媒体报道,宝马i3的推出,代表了宝马公司未来的造车理念以及对未来汽车市场的野心。不过根据一份内部报告显示,宝马i3的推出历经多次波折,正是宝马总裁莱特霍夫的强力推动,才越过其中的诸多阻碍,使这款车成型。


在2008年10月份,MINI E电动车的试验行驶是宝马总裁莱特霍夫的未来战略的第一次试验。而在四年半之后,宝马公司已经造出的可以量产的电动车i3,在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将展出,而从11月份起,这款车将达到消费者手中。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i3车身由大量的碳纤维材料和铝合金材料构成,车身结构强度高,重量轻。配备一款170马力的电动机,单次充电的续航里程达到160km(从2014年中开始将配备一款两缸的摩托车发动机,届时续航里程将达到290km)。作为一款纯城市用车,该车的最高时速为150km/h,百公里加速度仅为3.9秒。这款车将成为宝马的一个里程碑。“在动力以及废气排放,重量以及生产方面,我们想尽可能地开发和建造更多创造性的部件,控制其生产和研发过程”,宝马专家丹尼尔舍弗勒说道。

不过,宝马i3风光的背后,却是一波接着一波的曲折故事。从2006年开始,宝马总裁莱特霍夫便与其董事会同事们讨论宝马公司的2020年发展战略:该造什么样的车型?未来的消费需求是怎么样?他们分析了商业可行性,以及持续飙升的油价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由经理人控制的公司常常在创新方面犹豫不决。董事会在新技术创新以及商业模式方面的矛盾上,总是偏向于不冒险”,圣加伦大学创新管理系教授Oliver说道。

当时,宝马董事会内部分成两派,一个是“收购扩产”派,以当时的董事会成员Michael Ganal和Stefan Krause为代表,他们希望宝马能够收购沃尔沃,或者其它乘用车或商用车生产商,以丰富产品线,应对未来的挑战。而另外一派是“绿色”派,这一派由莱特霍夫、Klaus Draeger和Frank Peter Arndt三个人组成,被称为“铁三角”,他们的计划是研发新的动力技术,更节能环保。

莱特霍夫知道,宝马已经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做决定。当时,同行的对手丰田等车企在混合动力领域浸淫多年,已经积累了一系列的成果。而新创立的公司Tesla也在电动车领域发力,甚至IT公司苹果和微软,也跃跃欲试,希望通过收购如Magna等传统汽车制造商来推出高科技车型。

根据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20%的欧洲豪华车主表示,如果苹果推出电动汽车,他们将毫不犹豫地购买。“宝马必须做出反应,这已经到了危机的时刻”,宝马高管Jan Traenckner说道。而柯达公司错过数码相机时代,最终走向衰亡的例子更是刺激着莱特霍夫。

最终,在时任宝马首席战略官Friedrich Eichiner的把关下,宝马启动了i项目。“为了让我们的客户在未来能够继续接受我们,我们必须持续制造更强劲更大马力的汽车”,他说道,“不过我们同时必须考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个大趋势,不能违背”。宝马不仅要变得更加运动和更快,也要在环境友好方面获得高评价。这个战略决定了宝马将为城市居民制造完美的电动小型车。而这,就是宝马i3的初始发展方向。



为了i项目,莱特霍夫启用他最信任的资深工程师Ulrich Kranz。他之前曾把MINI带到市场上,在上世纪80年代末,负责开发了敞篷跑车Z1,而在90年代,又与莱特霍夫一起主导推出了大获成功的宝马X5.那时,Kranz手中只有一个新车型的大概要求,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在莱特霍夫的支持下,组建了一个小型设计团队:其中有宝马内部最优秀的设计师和制造专家,也有从F1赛车领域邀请来的汽车轻量化和混合动力专家。

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时,莱特霍夫又面临挑战。Kranz的团队全新设计了一个汽车平台,造出了一辆外形非常梦幻,而各项性能也极其突出的电动跑车(354马力,百公里加速度4.8秒)。这是莱特霍夫从未想到过的一个结果。后来,这个车型被命名为i8,莱特霍夫把其定位为与敞篷跑车Z8类似的一个小众高性能跑车,将在未来数年内量产。

此时,节能汽车成为宝马内部的共识,但是具体方向上,还存在分歧,一部分人主张改进传统内燃机技术,开发更节能的燃油技术以及缸数更少的内燃机。而另外一个选项是发展电动车技术,不过电池续航力的致命缺陷令很多人动摇。在一片质疑声中,宝马还是推出了i3电动车,该公司的计划是,以此为基础开发电动车技术以及混合动力技术,为下一代的宝马各系车型提供更多的动力选择。为了减轻车身重量,宝马i3大量采用昂贵的碳纤维材料,不过性能优异,硬度比钢强,重量比铝轻。

宝马i项目前后总计花费了约20亿欧元的投入,期间面临股东投资者以及市场的严峻压力,莱特霍夫一一化解并取得大股东克拉滕的支持。而在i3的上市时间问题上,一部分宝马内部人士认为这款车还需完善,上市时间应该延后,而莱特霍夫力主在2013年上市,为此他力排众议,加大投入以赶上上市进度。

虽然上市时间已定,不过摆在莱特霍夫面前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其一,虽然3.5万欧元的定价不算太贵,但是与Tesla等电动车相比,宝马i3的性能还差距比较大,尤其是在电池续航力方面,劣势颇为明显。其二,德国民众对电动车的接受程度不高,2012年全德国仅售出数千辆电动车,如何进行市场教育,也是个大问题。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