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嘀嘀打车和比亚迪能够成为好“基”友,那么在电车汇看来,内在的基因只有两个:自下而上的共性创业模式,高效资本助推市场的机制。
6月17日,比亚迪董事局主席王传福,与滴滴打车创始人、联合CEO程维进行了秘密会谈,从电车汇获取的会谈一手资料看,王传福与滴滴打车的深度合作即将拉开帷幕。而有关合作内容的具体细节,来自比亚迪的参会人士在微信朋友圈中高调宣称:“当80后程维遇到66年出生的王传福,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互联网+’还是‘制造业-’。”讲到这里,一切自然明确,与滴滴打车深度探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不但符合制造业引入互联网概念的基本思路,更符合互联网渗透到制造业的创业逻辑。
“滴”军已先与大车企联合
近日,滴滴快的和北汽、上汽合作在北京、上海等地投放了数百辆新能源汽车,主要车型为北汽的EV150、EV200和上汽的荣威550。滴滴快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半年,滴滴快的将在北上广深杭以及成都、武汉、长沙、南京等近二十个城市投放近万辆新能源汽车。
据介绍,与传统汽油动力的汽车相比,以电力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优势在于清洁环保和能耗成本低。由于没有类似汽油的燃烧过程,新能源汽车不仅加速快、无噪音,更重要的是完全没有尾气排放,这一点对于目前日益严重的汽车尾气和碳排放问题可谓是一个极佳的解决方案。
目前,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阻力在于充电站建设不足,许多城市没有充电站和充电桩。不过,像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加快了充电站的建设速度,目前仅北京就已经有了1500个充电桩,基本覆盖了整个市区范围。
据公开消息,滴滴快的和北汽集团双方未来将针对新能源车型,在整车销售、汽车后市场、汽车科技、车联网、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并基于滴滴快的移动出行平台,同时利用大数据及智能分析系统等手段,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充电次数、动力状况等进行有效数据分析。
滴滴快的负责人称,通过联合充电配套的企业和单位,滴滴快的平台的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将能改善公共及专用充电桩的利用率,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生态环境。
比亚迪:汽车电子可以“互联网”化
深度整合科技与互联网的资源。王传福一直在低调做事。他亲自去参加过小米的产品发布会,到现场去理解一家互联网公司是如何与自己的互动交流。在电车汇看来,比亚迪“秦”的上市,则是比亚迪全面开启汽车电子的窗口。
根据配置单,“秦”不但搭载了全数字仪表盘、360度全景影像、遥控驾驶,还内置了比亚迪云服务系统,可以用手机应用实现不少远程管理功能。除了一些远程操控功能之外,比亚迪还希望能够深入挖掘汽车使用的大数据,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尽管如此,介于比亚迪之前的IT业务主要是B2B的代工业务,在科技和互联网领域,“秦”依旧缺少了对最终消费者的理解。所以车型产品中呈现出的用户操控设计和用户体验,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