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日晚间,网上流传着看到各种关于阿里入股第一财经的消息。
有各种各样的版本,主要信息说是将于明天(6月4号)开发布会,宣布阿里将投资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旗下的第一财经。
《华尔街日报》的消息是说,消息人士称,阿里巴巴将向第一财经投资2亿美元,双方将于6月4日在上海签署协议。
下面,笔者将带领大家剖析,阿里要如何打造中国版的“彭博社”。
彭博社究竟是怎么锻造出来的?
想了解阿里的投资第一财经的目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彭博社的发家史吧。
彭博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格出身在中产阶级家庭,名校学渣毕业后,在高盛和所罗门兄弟(已倒闭)中选择了后者,开始了自己的投行生涯,不过它的第一份工作是sales。
在所罗门1981年被收购后,作为合伙人的他拿了1000万美金的消遣费,被push out了。这也成为了他创业的启动资金。
在失业后,据其自传中描述:
我们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的用途广泛,但体积却尽可能的小。我们从小处做起,每过一段时间按期完成一个目标。抓住当时的金融领域的痛点,债券价格计算的难题(那个年代很多价格还得用2B铅笔计算,时间就是金钱),运用计算机的技术进行自动计算,提供债券报价等查询等服务。
这就是今天彭博终端机的模型!
这里也科普一下彭博终端机:
彭博终端是一套让专业人士访问“彭博专业服务”(Bloomberg Professional Service)的计算机系统。用户通过“彭博专业服务”可以查阅和分析实时的金融市场数据以及进行金融交易。
后来搭上美林的大船,快速迭代。随着时间的过去,战胜Telerate系统(后被Dow Jones收购)和Reuters(路透社),成为了金融数据服务提供商。
当然,仅仅只是这个,远远不够,你只是一个工具,或许那个巨头就能随随便便收购你。于是它是怎么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