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的公司和苹果在应用上的创新和投入差距依然很大,苹果有机会引领大家关注这个市场。”在苹果发布会结束后,许友金对苹果在传感器上的投入印象深刻。
尽管对于苹果新品的售价和功能,有同行点赞也有同行吐糟,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这款产品销量的关注。
从苹果发布的硬件和各种应用细节来看,苹果所称的沟通工具也许并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
“传感器的大量运用也改变了我们对可穿戴设备的看法,接下来我们也会继续研究如何和用户真正互动起来。”德赛电池兄弟公司、德赛微米工作室创始人许友金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据东方证券电子的研究,AppleWatch里可能整合超过10种传感器以用于追踪健康和运动数据。
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从固定的台式机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智能手机,消费者对接入互联网的要求越来越高,期待可以通过网络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状态做任意事情,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大大提升,而AppleWatch或将成为引爆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导火线。
同行眼中的苹果表
在苹果手表发布后,华为终端负责人余承东并没有对记者直接表达对这款产品的看法。但从此前MWC的发布来看,华为在智能手表上主要走高端路线,小众市场。
华为消费者BG全球副总裁徐钦松认为,与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同,可穿戴设备只是一个可选项,用户将不仅仅追求价格的低廉,因此华为的可穿戴产品将走精品路线,不会仅仅关注销量,未来产品主要定位在中高端领域。
而vivo手机一内部人士则认为AppleWatch更多的是标志身份的作用。“现在的技术水平,对于大众用户来说,任何穿戴设备在实用性上都不可能有什么黏性可言。所以苹果这款表,最大用处就在于标记身份,苹果也知道这一点,你看定价就知道了,一个表链卖3000多。”该人士表示,身为铁杆Pebble迷,在使用过多款智能手表设备后,对智能穿戴的实用性并不是完全看好。
上海果壳电子有限公司的许鹏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认为,AppleWatch的一个功能并不太实用——用手表的外放打电话。“在多次收集了大量用户意见之后,在第二代果壳智能圆表中我们放弃了,原因很简单,这样很傻。多数人炫耀玩过几次后就不用了,苹果做得怎么样需要看市场的反应。”许鹏说。
但别忘了,苹果最擅长的就是创造需求,且不仅仅在熟悉的消费领域。
从前期的营销和设计看,除了“平民市场”,苹果更希望将这款手表打进时尚圈,而不仅仅是普通消费人群。无论是重金礼聘Burberry等时尚巨头高管,还是大举邀请时尚媒体参加发布会,苹果都表达了对时尚圈的敬意。也许库克知道,时尚圈对于“实用性”三个字是完全无感的。
基于这种创造需求的能力,更多的中小深圳可穿戴厂商对这款产品则表示出了欢迎。
“售价还是符合大家的预测,功能确实比一般的可穿戴厂商高出很多。”许友金对记者表示,目前各大手机厂商对市场上智能手表的普遍定价为一两千元,基于消费心理苹果定价不会比市场价格低。而对于高达12万的高端款,他认为存在一定的消费人群,但主要集中在奢侈品腕表的长期购买人群中。
他认为,苹果对手表的介入可以真正打破目前市场上不温不火的状态,此前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引爆“科技范”的手表的刚性需求,但苹果有能力这么做。
苹果能抓住痛点吗?
过去,智能手表的玩家已经从三星、LG、摩托罗拉、索尼等国际巨头延伸至科技新贵,一些主要的创业型厂商也基于安卓平台推出各种智能手表业务。但种种原因下,手表和手环产品终究难以普及至大众人群,整个智能手表行业依然在等待一款真正具有冲击力的产品来点燃市场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