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后来者,乐视除了采取颠覆式的方法占领市场之外,别无他法。随着汽车智能系统的发布以及造车组织架构的逐渐清晰,乐视董事长贾跃亭试图为其“超级汽车”梦想撕掉“玩票”的外衣。
不满足于智能电视、影视等业务,乐视将触角伸向了被誉为“产业链最长、最难被互联网颠覆”的汽车领域。事实上,贾跃亭此举从一开始就赚得了“眼球经济”的效应,乐视互联网汽车尚未露真容,外界便纷纷为其贴上中国版马斯克(特斯拉创始人)的标签。
1月中旬,乐视互联网汽车“see计划”开始提速。在贾跃亭回归乐视并正常上班后,乐视便多次召开造车闭门会,带领260多人超级汽车全球技术研发团队三位VP负责向贾汇报进展。“这些来自英德美等国籍的技术大咖,大多来自特斯拉,不排除后续还有更多特斯拉高管人才加盟。”知情人士上周向记者披露。
1月20日乐视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定义未来”的发布会,乐视集团副董事长刘弘宣布,由乐视控股投资的乐视超级汽车(中国)公司已经成立,该公司将负责乐视汽车在中国区相关业务。而前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吕征宇正式加盟乐视并担纲新挂牌成立的乐视超级汽车(中国)公司副总裁。
声称“先造车联网,再造联网车”的乐视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发布了智能系统“LEUI”,这一进展也使得乐视被顺利贴上了“全球首家造车的互联网公司”的标签。
乐视控股副总裁、车联网公司CEO何毅告诉记者,“乐视造车分两块,一块是硬件,即智能互联网电动汽车,另一块是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内容、终端以及一系列应用。我们不只是颠覆产品,包括研发模式、营销模式、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将全面颠覆传统汽车产业。”
很明显,乐视希望把做电视产品的原则和思路带到汽车行业来,围绕“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垂直整合将是乐视独特的优势之一。此次发布的UI系统便能使汽车、移动、电视等智能设备能够实现多屏无缝衔接。这样做的优势在于,乐视汽车将不同于任何一家传统汽车厂商,也有别于一般的新能源汽车公司。
华融证券分析师赵宇对经济观察报记者分析称,“乐视所谓的从超级汽车将实现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以及颠覆传统汽车产业的营销模式、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等,无一不是针对新能源汽车牌照而来。而一旦获得新能源汽车的准入牌照,这将成为乐视的金字招牌。”
对此,何毅表示乐视正与政府积极互动,对于生产资质问题并不十分担心。本报记者获悉,为了尽快拿到首批互联网企业的电动车生产资质,乐视首款超级汽车新产品预计将于2016-2017年对外亮相,该产品的生产制造将采用全球化布局,其销售也将面向全球市场。
记者从乐视内部了解到,乐视首款量产的汽车在定位上将对标特斯拉旗下最畅销的电动四门轿跑Model S,但在车联网智能终端和用户体验上会“更胜一筹”。除此之外,由于采取垂直整合的创新商业模式,乐视汽车的售价格可能会更具竞争力。“两倍性能,一半价格,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