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1日,互联网和科技行业,上演着长江后来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然而,在技术、硬件、内容构成的科技生态系统中,某些格局,却可能出现令人吃惊的轮回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今天的科技市场格局已经回到了90年代,其中谷歌取代了微软的角色,高通就是当年的电脑芯片巨头英特尔,而苹果则成了新时代的消费电子制造商索尼。
科技业的这种轮回,可能有某种合理之处。“千禧一代”(1984年到1995年出生)中那些年龄较大者90年代正在读中学,如今他们已经工作,拥有充裕的消费能力,因此厂商很容易利用怀旧情绪吸引他们的“钱包”。
谷歌就是新的微软
谷歌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微软,这一点不让人惊讶。今天互联网上发生的一切事件,都不同程度和谷歌沾边,这让谷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影响力。
谷歌的触角无所不在,除了网络搜索和全世界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之外,谷歌的网络广告平台DoubleClick、数据分析服务GoogleAnalytics等,都在支撑着几乎所有的大型网站。
对于网民如何在网上度过自己的时间,以及如何开销,谷歌了如指掌,这些信息也能够让谷歌成就一个行业和一家公司。
谷歌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一些欧盟的人士计划让谷歌分拆。十分巧合的是,这一幕也曾经发生在软件巨头微软身上。当年,由于微软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市场地位,捆绑浏览器等应用软件,欧盟委员会对微软展开了调查,并开出天价罚单,微软也差点被分拆。
不过,谷歌日益臃肿的架构,日益复杂的业务线,这对于一些竞争对手来说是机会,他们可以开发更简单、更加关注的产品,然后蚕食谷歌的市场,正好像谷歌和互联网蚕食了微软和Windows的影响力一样。
高通就是当年的英特尔
谷歌和微软的类比,十分容易理解,但是在移动设备领域,还没有多少人注意到高通在芯片市场的巨大影响力。
Android系统和骁龙芯片,分别对应着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和英特尔处理器。除了苹果之外的所有手机厂商,都离不开Android和骁龙背后的两大巨头。(即使是苹果,也在iPhone手机中使用了高通的部分芯片)
高通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专利资产,其正在按照计划,让骁龙芯片占领全球市场。而这一幕,也曾发生在电脑芯片的王者英特尔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