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池网资料图片/2013年第一届中国(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
秋高气爽时,记者走进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只见福斯特新能源公司的技工们忙着为众泰纯电动汽车组装、检测1.1万套动力锂电池组。该公司的18650圆柱形锂电池产量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三。
“亚洲锂都”宜春,80多家锂电企业在宜春经开区集群发展,阔步向前。
借力壮企,把锂电产业链拉长
宜春经开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国家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经济新常态下,工业发展进入集中发展、集聚发展、集群发展的新阶段。头顶“国字号”光环,该区不懈怠,抓产业、谋发展、促升级。
“经济新常态更要有所作为,用新思维想问题、找对策,以思想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把锂电产业链拉长,形成集群发展新优势。”宜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凌成卫说。
该区完善产业发展规划,转变招商理念,健全项目入园联审联批制度,破除各种优惠承诺“依赖症”,依托发展环境、特色产业、园区平台的综合优势,吸引锂电项目投资,并将招商引资与提升产业层次、集约用地水平、投资强度和税收贡献率紧密挂钩。
通过专业招商、组团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种形式,该区新签约锂电项目29个,签约总投资269亿元;在建项目23个,其中年产1.9万辆新能源客车、校车、房车的鑫龙高科,投资10亿元的宜春客车厂低速短程电动汽车等项目进展顺利。
腾笼换鸟,促产业转型升级。该区引进北京千禧集团整合瑞福锂业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引进北京星和众工整合富鼎科技生产锂电池隔膜,盘活园区现有资源,放大锂电产业基地的承载空间。
目前,宜春经开区已投产锂电项目22个,如投资10亿元的正拓公司石墨生产项目、赣锋锂业年产500吨超薄锂带制造项目均已投产,正拓公司今年2月在“新三板”上市,福斯特进军能源互联网产业。
咬定目标不放松,宜春经开区坚定推进锂电产业集群发展,初步形成“锂矿开采—锂云母加工—碳酸锂生产—锂电池材料生产—锂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发展后劲强劲。
合力创新,插上产业腾飞的翅膀
“锂电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拼的是技术,比的是产品,我们从建立锂电产业基地起,就紧盯国内外锂电技术前沿,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之路。”宜春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应勤进对记者说。
用好政策导向,强化产学研合作,重点推动锂电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目前,该区在企业建立了39个市级以上科研机构,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3个;福斯特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合纵锂业、正拓新能源和福斯特均在筹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该区还成立江西省高能电池创新团队、锂云母综合开发创新团队和锂能产业专家库。福斯特、合纵锂业、江特锂电等多家锂电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中南大学、上海硅酸研究所等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0余项,提升了锂电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明冠新材料公司研发的太阳能背板,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帮助光伏企业摆脱了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