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诺基亚们的被裁员工为何眷恋不愿离开?

诺基亚们的被裁员工为何眷恋不愿离开?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3429
文章顶部
摘要:外企员工对一个概念都不陌生,那就是“大企业病”。

诺基亚们的被裁员工为何眷恋不愿离开?

近几年来,外企裁员消息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关注,根本还是因为,这些企业在中国的摊子越来越大,所以收拾烂摊子的时候,在中国的动静也就越来越大。

本文就简单谈谈外企的员工因为最近几年裁员,以及外企在中国身份变迁,给他们带来的心里变化。在写这篇稿子前,我专门跟几个外企员工沟通了下,从普通的研 发工程师,到企业PR人员,以及个别总监级的高管,都有所涉及,当然,因为沟通的人数并不是特别多,所以不具有普遍性的参考。

一.关于身份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外企员工(不包括高级管理者)虽然一直就知道,自己在外企里面的角色,一直属于二等员工。但平时他们并不是特别在乎这个事情,直到企业裁员了,才发现这个事情其实还是相当棘手了。

早年间,大家都知道,外企员工,其实就是由外企委托中国人力资源公司,比如FESCO(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外企服 务分公司(简称“中智”)招聘,虽然在外企上班,但人事关系其实还是属于中国公司管辖,在解除合同时,外企通常是按照中国法律的规定,也就是所谓 “N+1”(N为工作年限,下同)方式来解决。

所以,那时候的外企工作,除了整体的薪资水平比国内公司确实高很多,但其他本质上并没有太多的不同。早年间外企人员的优越感,更多是体现在对国际化公司的 企业文化、工作制度的认同上。这种优越感的存在,也确实应该存在,因为国内企业当时更加不规范,不规范到可以朝令夕改——哪怕到现在,国内企业裁员的时 候,甚至完全不赔偿的情况,还仍然有相当普遍的存在。

这几年,因为中国政策的变化,外企招聘的自由度大了,也就开始自己自主招聘的多了起来。换言之,外企的中国员工,确实属于这些外企了(只是一部分)。但真 实情况是,在外企工作的员工,他们还是会发现,自己属于企业的二等员工。简单来说,他们经常发现,同样的工作,外籍员工到中国来,级别要高,薪水要高(这 个不是出差补贴的问题),晋升通道更快。

最为关键在于,在裁员方面,体现的差别就会大很多。比如这次微软裁撤原诺基亚员 工,给中国员工的是,“N+2”方案。中国的员工不服气,说你国外员工采取“诺基亚标准”(也就是N+5或者N+6),为何中国采取“N+2”。微软就强 调,如果你们不服气这个,那么我们就走法律框架,中国的法律规定,是“N+1”,更少。所谓“诺基亚标准”的“N+6”,其实在欧洲并不是法律规定,也就 是说,法律并不会要求企业支付辞退金,更别说更多的辞退金了。

那么国外员工拿辞退金的,是怎么做呢?通过法院裁决。企业通常不愿意打这种官司,因为他们是普适性的,就是一个人告了比如判决企业赔偿了,那么其他所有人 就同等待遇,不用再告。据我了解,中国貌似不是如此,除非你们一群人提出群体诉讼。如果哪位不小心,不知道此事,这次给漏了,那么对不起,你得重新起诉才行。

那么有人说,中国的法律是否可以修改下,改为“N+5”或者“N+6”?但是如果真的这样的话,对中国的企业会形成很大的压力。法律是普适性的,不可能针对外企专门做法律,那样既不公平,”也不科学”。

很多外企员工,多年养成的所谓优越感,在平时“欺骗”了自己的思维,到这个时候发现真想了,一时间接受不了。你本身就是拥抱和投入了一个并不会公平对待你的企业,平时只是看不出来,到关键时刻,你要求外企“公平”对待你,那么这个时候,“公平”的定义,各自就不同了。

二.关于工作

外企员工对一个概念都不陌生,那就是“大企业病”。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