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乍一听,你可能会认为,这样一个高大上的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概率比较小。
然而,一家位于杭州的年轻企业——浙江合大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就另辟蹊径,把传统太阳能电池板设计成为适合千家万户使用的建筑材料,让光伏发电变得更接地气,更加建材化和生活化。
古板的电池板变型了
见到过太阳能电池板的人,都有个印象:大都是长方形,像一片片平板玻璃。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就是将这些长方形太阳能电池板拼装在一起。因为占地面积大,形状难看,这种光伏发电站一般被安装到大型厂房屋顶、空旷地面等地方,除了少数科技爱好者家庭之外,普通家庭很少使用。
我国太阳能产业迅速发展得益于出口拉动,在国内应用相对较少。合大公司成立之初,正值太阳能光伏产业遭遇欧美贸易壁垒,生产企业出口急剧下滑,全行业陷入低谷时期。“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产品,对于能源进口依赖度很高的中国来说,太阳能光伏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合大董事长侯生跃将公司经营目标瞄向以内销市场为主,并定位在民用光伏领域。
一直以高大上姿态存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如何变得更接地气?这是合大实现市场目标的最为关键一步。在该公司位于富阳生产基地的产品展示厅,笔者见到了与印象中不一样的太阳能电池板。这些电池板被做成了一片片瓦片,拱形的、方形的,五颜六色,与许多别墅屋顶使用的瓦片十分相似。不过仔细一看,这些瓦片另有乾坤。瓦片上面是一层电池板,在光线的反射下,可以看到细密的半导体晶片。
“这种光伏陶瓷瓦以陶土材料为主原料,制成陶瓷瓦片后,再通过封装工艺与晶硅太阳能模组结合,最后形成具有光伏发电功能的陶瓷瓦片。”现场,合大一位技术人员介绍说,这样普通瓦片就成了会发电的光伏瓦,可以应用在普通民居屋顶,取代传统瓦片。
“光伏瓦可把屋顶20%左右的阳光转化为电能,还有隔热、防水防火和抗老化等功能,可以抵御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灾害。”该技术人员说,此外,普通瓦的使用寿命只有20年,而光伏瓦最基础的一种也有25年,最高端的光伏瓦寿命高达70年。
民居屋顶变电站
特斯拉电动汽车发明人埃隆·马斯克不久前发布的家庭电池能量墙,将建筑墙体变成了蓄电池,而合大的光伏陶瓷瓦则希望将建筑屋顶变成发电站,这是完美的新能源建筑。
随着梅雨季接近尾声,夏天的高温已经显示出威力。太阳一露出头,汗水就直冒出来。久违的空调都开始全力运行。在这个一年最耗电的时期,富阳三桥村村民却不用为电费发愁。“因为我们家的屋顶上都安装上了光伏陶瓷瓦,阳光下,自家发电厂电力很足。”一位村民很得意地说,越是夏季高温天,光照条件越好,一户人家每个月大约可以发电150来度电,基本上是每户每月的用电量一半。
三桥村的屋顶发电项目让合大光伏陶瓷瓦首次走进普通百姓家。“这是产品创新设计为新市场开拓带来了机遇。”合大渠道部经理朱海强介绍说,在农村和别墅区,建筑美观性和实用性非常重要。过去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建设屋顶光伏电站,需要安装混凝土或钢铁支架,同时还要做防水等特殊处理,而光伏陶瓷瓦将太阳能电池模组与带有镂空平台的陶瓷瓦片完美的结合起来,在保持建筑原有的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具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功能。
除了太阳能陶瓷瓦之外,合大还重新设计了标准化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将控制器、逆变器和电表等设备进行改造,省去了升压降压设备,让它们适合民居安装,并降低安装成本,增强美观和安全性。按照最普及的光伏陶瓷瓦计算,以50平方米的面积为例,成本是45000元,每年至少可发电4500千瓦时,每千瓦时电费按第一阶梯电价算是0.538元,每发一千瓦时电政府补贴0.6元,光伏瓦发电每年可收入4500×(0.538+0.6)=5121元,8年多时间就可以收回成本,如果在政府政策更好的地区,5至6年就可以回收投资。
这还仅仅是一笔经济账,而环保账则是纯收益。据测算,按每户每年发电4500千瓦时,25年的发电寿命计算,每户可发电112500千瓦时,可节约煤炭52吨,少用519吨水,让空气中减少129吨二氧化碳和35吨粉尘。
这套系统日益符合家庭需求。如今,合大的光伏陶瓷瓦已经在上海、天津、杭州、宁波等地3000多户民居屋顶完成安装,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示范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