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主打“低价”和“环保”牌,但记者在采访中也不乏听到一些困惑的声音。
其中,有业内担心新增的数千辆汽车是否会增加道路负荷,也有人认为租赁点太少,即使有300个租赁点,离网格化距离还很遥远。
对此,市政协主席吴志明指出,新能源汽车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车推广应用,对于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政协委员屠海鸣认为,对于准备发展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来说,要做的准备、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需要政产学研商各方面的协同合作。一是城市政府在长远规划方面,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充分结合,不能简单看作仅仅是某个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运营企业的个体商业运营业务。要在城市整体出行方式中,在现有公交、出租、私家车、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的结构中,从数量配比和分布上,都把分时租赁作为一种新型出行方式,予以考虑,并由此相应做好充电桩、停车位、取还车网点的规划引导。如通过手机APP预约就近租车点的车辆,让市民像使用公共租赁自行车一样便捷。二是城市政府在政策方面,对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经营牌照、停车位、充电桩建设等,给予鼓励支持。各类企业主体要积极参与充电桩、停车位的共享管理、服务、运营。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成功运营,要实现汽车、充电设施、停车位三者关键要素的共享,这点城市和企业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有效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