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新能源推广的试点城市,2014年北京市共计推广了8050辆新能源车,但未完成2万辆的推广任务。目前,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准入方式已有所调整,先前的新能源汽车目录方式改为备案方式,新能源汽车只需经过备案,就能进入北京市场销售,而无需再经过北京市的要求和批准。
实际上,《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下称《目录》)仅公布了两期,北京经信委自2014年3月11日公布第二期之后便再无下文。原来,饱受诟病的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目录早就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意味着,只要进入工信部名单的纯电动汽车,即可在备案后享受北京市优惠政策,各品牌纯电动车型在北京市推广的周期将大大缩短。
带来市场利好
“对整个市场来说,不论开放程度如何,地方政策开放都是件好事,希望全国各地都能这样做,让所有相关企业共同努力、促进行业发展。”北汽新能源相关人士表示,“首先,目录取消可以让企业竞争更加市场化,将对行业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其次,从消费者角度可以选择的产品更多,产品优劣将直接决定纯电动车型销量,这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鞭策。”
据了解,新能源车自发展开始就一直享受国家各项政策扶持。自2013年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以来,无论是购车补贴政策,还是购置税减免的政策都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推广。根据国家发布的免征车辆购置税新能源车型目录,目前已有215款新能源车型纳入免征购置税范围,基本涵盖了市场上主流新能源产品。
“随着备案制的实施、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途呈现一片大好的形势。”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预测,在政策红利下,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将逐步打开,新能源汽车将成为2015年北京汽车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仍被拒
尽管将《目录》准入制改为备案制,对新能源车企是极大的利好消息,但是该政策继续将国家统一目录中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排除在外,也引发了业内的争议。
此前,北京市的新能源车《目录》中只有纯电动车型,一直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拒之门外。而有消息称,未来即便执行国家统一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目录,北京仍不考虑将插电式混动车型纳入鼓励范畴,目前能够在北京市备案的新能源车依然是纯电动汽车。
有观点认为,北京市限制插电混动的理由是担心消费者可能不用电只用油,达不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当前充电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说,“上海市推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前期也出现过这类问题,但是近期听说有了先安装充电桩才能够申请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要求。这样看来,针对这一问题,还是有解决办法的。”他建议,未来北京市还是应积极研究解决如何更好地引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