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7月06日   星期天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被日本经济新闻社收购的《金融时报》将成为政府的喉舌

被日本经济新闻社收购的《金融时报》将成为政府的喉舌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3930
文章顶部
摘要:不管愿不愿意,《金融时报》似乎注定将变成日本政府的另一个喉舌。

多年来,《金融时报》一直是各大英语新闻机构中描黑日本经济的主力。因此,讽刺的是,金融时报集团现在竟被卖给了日本经济新闻(日经)社。

位于伦敦的培生集团(Pearson)长期以来是《金融时报》的母公司。这笔据报道收购价为13亿美元的交易引提出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是日经收购了《金融时报》,而不是反过来呢?这两家公司的合作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英国人在日本人面前总是显得高人一等。

但对于真正了解日本的人来说,上述问题不难解答。坦白讲,日本仍然是上升中的大国,而英国继续以较快的速度衰落。这在两国的贸易数据中最为明显。日本继续保持大量的经常项目盈余。而就百分比而言,英国是所有大国中经常项目赤字最严重的国家(甚至比美国还严重)。在先进制造业的几乎方方面面,日本人现在已经取代曾经令人敬畏的美国和英国竞争对手成为世界领导者。就连中国也严重依赖日本的先进材料、高科技零部件和尖端产品。相比之下,中国制造商几乎没有从美国和英国进口任何原材料。

这一切使人想到了威利·萨顿(Willie Sutton)在被问及他为什么抢银行时所说的话:因为银行有钱。英国公司出售给日本公司而不是反过来,因为日本有钱。

被日本收购的《金融时报》将成为政府的喉舌

更大的问题在于,日本并不存在西方人眼中的自由媒体。日本媒体受到严格管控,是怀有强烈民族主义的日本政府的喉舌。虽然他们有时似乎显得独立自主,但这只是表象而非实质。例如,当他们报道公司丑闻时,这很少是出于西方人的自由调查理念,而是因为上级官僚机构决定要对不知天高地厚的个人和企业杀鸡儆猴。

总之,关键的问题是《金融时报》将为哪个国家说话。《金融时报》的编辑们无疑将按照英国传统坚持做自由的代理人,可能怀着在报道东亚新闻时继续不偏不倚的希望,但就长期来说,这个希望将会破灭。不管愿不愿意,《金融时报》似乎注定将变成日本政府的另一个喉舌。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