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看到这个话题也许都会想:这和英特尔有关吗?这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几乎把“Intel Inside”标志贴到每一个PC的英特尔吗?如果我告诉你这家芯片巨擘在汽车科技方面已经耕耘了好几年,你会不会感到惊讶?说不定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开上“Intel Inside”的汽车了——当然这么说是不准确的,因为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夏乐蓓(Rupal Shah)告诉我,除了驾乘体验方面,像是汽车的研发测试、物流管理以及智能交通方面,英特尔都有智能化的触及,也许用车联网这个词来形容英特尔的着眼点可能更合适。
智能化的驾乘体验
现在智能汽车这个概念非常火,各种科技企业、互联网公司或直接或间接造车的新闻也是不绝于耳,很多厂商都喜欢用“驾乘体验”这么一个玄妙的词来描述未来智能汽车的感受,不过相较于习惯在聚光灯下演讲的各大车企来说,为智能汽车打造科技化驾乘体验的芯片/平台/技术供应商,却很少被人提及,实际上他们才是汽车科技领域的“真芯英雄”。
把“驾乘体验”拆解来看,可以粗略分解为“驾驶”和“乘坐”两部分,而它们所对应的汽车技术分别为ADAS(驾驶员辅助驾驶技术)技术和多媒体娱乐技术,而这两方面夏乐蓓可以如数家珍的和我聊上很久。
现在很多车辆都装备有ADAS(驾驶员辅助驾驶技术)技术,从功能上来说至少包括停车辅助、免碰撞、紧急刹车等,实际上智能汽车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目前的ADAS应该算是1.0版本,夏乐蓓用大数据向我进一步介绍说:“智能汽车可以帮助减少80%的碰撞事故,藉由非常快速的信息交换,在提前半秒感知的前提下可减少60%碰撞,而提前1秒则可将这一数字提高到90%。”所以说在汽车科技领域,技术就是生命。
同时夏乐蓓向我透露,下一代ADAS技术将可以实现软件更新、移动终端和汽车的联系、面部识别等功能,而且这些技术上的革新已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市场上着手进行了,听起来更具科技感的2.0版本应该指日可待了。
我对这里提到的面部识别尤其感兴趣,毕竟这玩意在手机上用来解锁都没有太久,用到车上还是不太敢想象。但更让我不敢想象的是,夏乐蓓介绍说这项技术已经与捷豹路虎合作了,专业的叫法是基于英特尔3D实感技术的RealSense,它可以利用3D摄像头互动,能够识别面部和肢体的动作,不仅可以用来控制远程停车,还能对周围环境进行辨别。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