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中国和韩国在对日关系上统一步调的态势颇为突出。而在智能手机领域,中韩双方却以中国市场为舞台展开了激烈的份额之争,最近甚至传出了“三星电子愚弄中国消费者”的说法。
三星于2014年7月8日公布了2014年第二季度(4~6月)的业绩,代表主业盈利性的合并营业利润为较上年同期减少24.5%的7.2万亿韩元,销售额也减少9.5%,为52万亿韩元。这是三星自2005年第二季度之后,9年来首次出现减收减益。业绩明显衰退使市场受到巨大冲击。
三星分析了业绩下降的两大因素,一是韩元升值,二是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厂商的崛起导致竞争加剧。在三星公布业绩两天后,《21世纪经济报道》于7月10日发表文章,以略显激烈的言辞批评了三星在中国市场的战略:“(与中国本土厂商的产品)配置类似、体验相当,三星还维持两三倍以上的定价,消费者不是傻瓜,当然不好卖了。”
中国的一位手机厂商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时表示,与三星2014年的旗舰机型“Galaxy S5”相比,配置与之相差不多的中国国产品牌智能手机有华为的“Ascend P7”及酷派的“大观”等。如果是苹果iPhone的话倒还可以理解,因为有OS不同等不一样的地方,但Galaxy S5不仅同样配备Android OS,而且操作感也没太大差别,三星却在中国市场上为其制定了超过5000元,同配置国产手机一倍以上的价格,这就显得有些自负了。
上面提到的智能手机的4G LTE机型的价格方面,华为P7为2900多元,酷派大观为3900多元,与Galaxy S5相比,虽然价格差不到一半,但仍有1000~2000元之多。
在中国市场上,已开始有数据表明三星已被中国厂商赶超。“新浪科技”6月16日引用赛诺市场研究的统计数字报道,2014年5月中国市场各品牌4G智能手机的份额情况是,酷派以23.1%位居首位,三星以18.8%屈居第二。报道称,这是三星在4G智能手机的份额方面首次落在中国国产品牌之后。
另外,《21世纪经济报道》还在报道中称,中国一位手机渠道商内部人士在采访时证实三星智能手机越来越难卖。“2014年以来,三星部分产品的存货周期长达12至14周,而其好的时候可以控制在3至4周。2014年4月份还在卖去年12月压的货”。
最近,日本媒体也经常在报道,三星目前正在大规模迁移生产基地,将工厂从人工费等生产成本高涨的中国迁往越南。2015年该公司的手机估计将有4成在越南生产,而且越南的生产比例最终将达到8成。
在这种情况下,向三星提供部件的企业也开始强化在越南的生产。台湾的触摸面板厂商洋华光电(Young Fast)就是其中之一。
据台湾“中央社”(2013年11月13日刊)报道,洋华光电董事长白志强在2013年11月12日面向投资者举办的网络说明会上表示,身为该公司大客户的三星电子对供应商发出了向越南进军的呼吁,三星在越南扩大生产对于已经在越南拥有工厂的洋华来说是好消息,对此充满了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