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多日的雾霾,再次让新能源汽车成为关注的焦点。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和汽车界的专家、大佬们在全国政协礼堂聚会,表达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看法。
与以往呼吁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加大补贴和投入不同,这次政协委员们更强调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整合资源和自动调节的作用,用市场机制破解新能源汽车所遇到的种种难题。
形象工程
在前不久结束的地方两会上,共有21个省份表示2014年将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有12个省份明确表示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目前,全国25个城市正在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
“发展新能源汽车,除了治理雾霾以外,其实还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要保证能源安全,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要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说。
他说,到目前为止,我国有54家企业190款车上了公告,75个城市兴建了100个大型充电站,25个城市成为“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十城千辆试点城市”,5个城市获得了电动汽车销售国家补贴。所有的支持性政策都已经到位。
不过,蔡继明表示,新能源车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按照2009年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1年电动汽车产量应达到50万辆,但2010年仅有7181辆,2011年也不到1万辆。
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数量不足两万辆,与原定在201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的目标差距较大。
蔡继明等专家的调查还显示,山东临沂原打算将纯电动公交车由80辆增加到200辆,但由于种种原因计划落空。正在运行的车辆,政府每年赔钱2000多万元,大量电池损坏;深圳50辆电动出租车一年亏损700万元;杭州电动汽车还发生过自燃事故。
“所有这些都是政府埋单,都是在做形象工程。”蔡继明说。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