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神州电脑董事长吴海军宣布将进军手机市场,并同时打出“低价牌”,扬言其智能手机售价将仅为小米手机价格的一半。
号称PC时代“价格屠夫”的神舟电脑此番高调进入智能手机市场,新一轮价格战将被掀起的说法一时间甚嚣尘上。
“纯粹靠低价是很难杀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表示,市面上已经大量存在由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等厂商推出的低价智能手机,并未出现价格真空地带,低价不再是智能手机争夺市场的杀手锏。
要知道,国产品牌智能手机甚至卖到了199元,低价竞争导致不少杂牌智能手机难以生存下去。可是,这些品牌手机商的日子并不好过。国产中端品牌的智能手机净利率只有2%左右,低端品牌智能机情况更糟。
在这种情况下,国产智能手机不得不开始在渠道多元化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低价牺牲品
谈到智能手机价格不断下滑的现象,深圳凯利通通信设备公司市场经理肖水春显得十分无奈。他认为,光靠低价并不能帮助神州电脑打开市场。如今数百家非品牌智能手机厂商举步维艰,预计年底有一批公司将会倒闭。尽管在这几百家厂商中,凯利通已经是销售量最大的几家公司之一,月均出货量达到50万部,不过经营压力仍然不小。
对于造成这种困局的外部原因,肖水春认为与电信运营商不无关系。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已经成为智能手机销售的主力军。他们推出的“买手机送话费”等销售模式,推出大量低价定制机,吸引了一大批客户。这些都让期望在低端市场通过价格厮杀获取一席之地的杂牌智能机厂商如履薄冰。
翻开中国移动官网优惠购机页面可以看到,销量最好的是一款天语手机,售价仅为199元。其他几款销量靠前的手机,售价也不过300元左右。
虽然凯利通公司的智能手机价格以299元和399元为主,但是与电信运营商卖出的品牌智能手机相比,“我们的手机在价格上并没有什么优势。”肖水春这样说。
对消费者而言,在电信运营商的营业厅里买手机,既便宜,又有品牌保证。“杂牌智能手机很难与之竞争。”王艳辉认为,现在手机市场环境与过去功能机时代截然不同,在运营商低价定制机的挤压之下,非品牌厂商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2006年,以深圳华强北为根据地,非品牌手机厂商的生意开始做得风生水起。这背后的重要原因是,相对品牌手机而言,当时的非品牌手机实在太便宜了。如今低廉的价格已经不是非品牌厂商的专利,唯一的核心竞争力被抹去之后,这些厂商被淘汰在所难免。
据肖水春了解,大部分杂牌智能手机厂商已不再推出新品,而是清理库存逐步退出。浇灭他们信心的,除了国内市场开拓的巨大屏障外,与出口海外之路受阻也有一点关系。
深圳市沃特沃德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手机主板厂商。其旗下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整机代工厂深圳市财富之舟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向《新产业》表示,不少出口海外的低端手机厂商依赖出口退税过日子。随着出口退税返还周期从一两个月拉长到两三个月,一些公司的资金链开始断裂。
打低价牌的智能手机厂商已经多方受挫,沦为价格战的牺牲品。若有厂商再借“价格战”的名义发起市场冲击,成功的希望渺茫。“一味低价是不行的。”肖水春相信,留给手机厂商的路不是低价,而是向品牌之路升级转型,不过这条路也将充满挑战。
渠道升级
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四大品牌手机已经成为国产智能手机的主流品牌,被业界称为“中华酷联”。他们的手机多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生产,定价集中在中低端区间。
“中华酷联的手机虽然销量很大, 但是利润指标却有待提高, 千元机几乎没什么利润可言。”东莞证券TM T行业分析师郑磊如此说道。
赛诺此前发布的一份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中华酷联”四大品牌的智能手机均价在600-1000元,月均销量在150-300万部;OPPO、小米的手机均价则在1600-1800元,月均销量为50-100万部。
“中华酷联”四大品牌的手机虽然在小路上远远超过OPPO、小米。但结合单机售价来看,两大阵营的利润却是基本相当。
OPPO创始人陈明永近日对外透露,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盈利排名中,小米排第一;OPPO位列第二,净利率为7%。而根据中国无线(2369.HK)今年上半年的财报,酷派上半年的净利率不及OPPO,为2.2%。
“走运营商渠道,出货量大,但是被严重压价,利润很难提高。”来自OPPO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阐述,小米和OPPO之所以成为国内智能手机盈利最好的两家公司,与其主要依赖自有渠道有很大关系。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承东曾坦承,在运营商定制市场之外的社会公开市场,是华为的一块短板。由于公开渠道铺货太慢,华为一些性价比高的手机错失了好时机。
今年这一情况开始有了一些变化,记者走访华强北时发现,华为史无前例地在此开设了一家品牌专卖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卖店与运营商渠道明显不同,出售的智能手机一般是价格相对较高的中高端产品,如华为今年重磅推出的P6和Mate。
“由于低端产品出货量大,对上游供应链的议价能力变强,所以智能手机品牌厂商不会放弃这块市场。”王艳辉相信。不过仅做低端市场显然不够,他们还将在建设自有渠道方面投入更多,并将提高手机销售均价,以获取更多利润。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