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台风来了 锂电池企业能否分得新能源车一杯羹?

台风来了 锂电池企业能否分得新能源车一杯羹?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4 | 浏览:4830
文章顶部
摘要:如不掌握有竞争力的优势,锂电池企业快速占领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源市场恐十分困难。

台风来了 锂电池企业能否分得新能源车一杯羹?

政策大热,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稳定增长。2014年头两个月,全国共售出3420辆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额与往年相比增长了近50%。

为依托“火爆”的新能源汽车谋求更多利益,其上游专门从事锂电池生产的企业争相跑马圈地,试图占领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源市场:为增强竞争实力,各企业加大了对动力锂电池的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扩大生产规模,锂电池企业间更是开始了新一轮的合作。

纵观整个锂电池行业,动力锂电池产品销售数量却并未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蓬勃而有实质性突破。据推算,2014年1月和2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共为55MWh,而2013年同期市场规模为59MWh—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作为其核心动力源的动力锂电池市场规模却缩小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还拿2014年1-2月的数据来说,当时售出的3420辆新能源中,依赖动力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仅有977辆,所占比例还不足30%。受技术短板及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限制,混合动力汽车仍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首选。电动汽车的冷清,是锂电池企业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大困难。

但是,即使电动汽车销量大增,专门从事锂电池生产的企业也未必能在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源市场占得一片天。

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本身就拥有动力锂电池的研究和生产能力,一些企业更是在生产设备和技术方面,领先于专门的锂电池生产厂商。

新能源汽车企业之所以专业的如此全面,是因为他们都很清楚—不掌握锂电池生产的主导权,就很容易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中丧失主动权;尤其在现阶段动力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40%—50%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企业根本不会轻易把成本控制权让给专门的锂电池企业;另外,如由外部企业生产电池,对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及技术的保密也是个威胁,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长久发展。特斯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已形成规模的动力锂电池研究和生产,为其在全世界的崛起提供了有力保障。

CMIC认为,如不掌握有竞争力的优势,锂电池企业快速占领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源市场恐十分困难。各锂电池企业需首先放开一味利益化的思考,将与新能源汽车厂商的经济合作升级为技术合作,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技术进步与利益收获的双赢,而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新能源汽车企业也更需如此。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