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目前稀土行业黑色产业链的猖獗与不断壮大,工信部对此开展了专项活动,同时加大了对稀土行业的整治力度。有分析认为,稀土行业目前虽然形势并不乐观,不过也有稳步推进的趋势。而对于中央加大整治力度的举措,有分析认为,这或许会导致下游深加工企业成本上升。
稀土行业乱象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秘书长马荣璋8月8日在中国包头第五届稀土产业论坛上表示,稀土黑色产业链猖獗,目前指令性计划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南方分离冶炼企业获得的离子矿70%来源不明。
报道表示,北方稀土矿资源税在5000~14000元/吨,南方矿资源税在6000~36000元/吨。再加上各项税费,这些费用占每吨矿销售价格的50%以上。“而私挖盗采不需要缴纳任何税费,即可获取这50%的差额,更不考虑环保成本和社会责任等。”马荣璋说。
而稀土矿的开采计划指标和分离冶炼生产指令性计划不匹配,为稀土冶炼分离厂留下了需求空间,也导致私挖盗采的稀土矿产品有了销售去向。
此外,证券时报也援引中国稀土协会一位管理人员强调表示,“以资源回收为名行冶炼分离之实,这是挂羊头卖狗肉,是绝对不允许的”。
报道援引中国稀土协会的统计,在废料回收方面,2012年钕铁硼废料回收14.17万吨,荧光粉废料回收23100吨,抛光粉废料21500吨。而部分综合回收企业进行非法矿分离活动的全国钕铁硼年产量8万吨,废料按30%计约2.4万吨,荧光粉年产量5000吨,废料以30%计约1500吨;抛光粉年产量1.5万吨,废料不超过1万吨。
马荣璋对此表示,“没有足够的废料供应这些稀土废料综合回收企业处理,很多废料回收企业很可能进行非法矿的分离,这样又给非法矿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对此,报道也表示,在8月7日发布的稀土专项行动方案中,其工作重点之一即清理稀土废旧产品回收及综合利用企业。“这实际上是此次稀土专项行动主抓的方面,因为个人是很难查的,而企业的综合回收利用核查要容易一些。”一位接近工信部人士称。
另外,每日经济新闻还报道表示,全国现有约18个稀土产业园区。“这些园区规划类同,多以资源为核心向中下游产业链延伸,涉及稀土分离冶炼、永磁、光功能、储氢、抛光粉、催化剂等主要稀土新材料。这些稀土园区的建设将导致产能进一步过剩。”马荣璋说。
马荣璋建议,应根据目前国内外市场变化和稀土储量特点,制定稀土产业发展新对策,比如采取轻重有别的办法,重点控制重稀土出口,逐步放开轻稀土生产指令性计划,并出台相应配套管理措施。逐步取消镧、铈出口配额,鼓励大量出口镧、铈等富余元素,适时调整资源税,以加强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地位。
生产经营亟待规范
面对目前稀土行业内存在的乱象,对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的规范亟待建立。
中国证券报援引马荣璋透露表示,协会将在对我国稀土资源、生产、市场、政策、环境、应用等方面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资源为基础、企业为核心、市场为导向,提出我国稀土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我国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预计该规划将在今年底完成编制。
马荣璋还表示,为协调供求关系,促进消费,应建立上中下游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会将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合作,借助已成立的储氢、光功能、抛光、催化剂分会及即将成立的永磁和稀土合金分会,推动稀土在汽车、风力发电、白色家电领域中的应用,打造稀土应用平台。引导企业提高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促进稀土材料及应用产品发展。
针对行业目前的现状,马荣璋建议:尽快出台稀有金属管理条例,明确责任主体,建立长效机制,规范稀土生产经营行为;尽快对稀土废料综合回收项目进行清理整顿,疏堵结合,开展区域规划,建立区域回收中心,规范稀土废料处理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纳入行业监管范畴;强力推动稀土平衡利用,特别是镧、铈等富余元素每年过剩3-5万吨,应鼓励镧、铈在环保领域、结构材料中的应用;采取轻重有别的办法,重点控制重稀土出口,逐步放开轻稀土生产指令性计划,并出台相应配套管理措施;逐步取消镧、铈出口配额,鼓励大量出口镧、铈等富余元素,占领国际市场;适时调整资源税,以加强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地位;制定有关稀土储备的法律制度,建立分类管理的稀土储备体系。
下游深加工企业成本将上升?
为了加大规范力度,工信部也出台了相关的专项行动,而此次行动有将对稀土相关企业有何影响呢?
据证券日报报道,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陈燕海在参加第五届包头稀土产业论坛时对目前我国稀土行业的整治情况介绍表示,“我国稀土行业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目前,违法违规开采生产比较严重。其中,2012年全国非法产量40000多吨,违规冶炼产品50000多吨,稀土出口走私等现象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业内人士表示,稀土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会因此次专项行动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涉足稀土上中下游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影响不一。
同时,对于此次专项行动的开展,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安海轩也表示。“此次行动有利于打击稀土‘黑色产业链’,引导稀土行业规范化发展,对于后续合理安排指令性计划也有很大帮助”。他认为,专项行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法稀土矿的供应将会得到遏制,且未纳入计划内的回收稀土也将受到整顿;二是打击非法稀土矿的“洗白”途径,同时防止合法稀土矿流入非法冶炼分离企业。
报道还援引国金证券分析师杨诚笑分析表示,这次行动层次分明,矿山层面主抓稀土矿的非法开采,取缔非法开采点;冶炼分离层面,主查矿源是否合法,是否超标生产;流通环节,同样主查矿源是否合法;稀土回收再利用环节,主查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名,变相收购加工非法稀土矿产品,立即责令停产整改。
专项行动的实施又将对稀土价格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安海轩分析指出,源头、分离、贸易甚至走私都属于本次专项行动的整治范围,从行动本身来说对稀土价格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稀土价格前期出现大幅度报复性上涨,行动很可能对后续上涨幅度形成压制
此外,安海轩还表示,稀土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也会因此次专项行动受到一定的影响。他指出,涉足稀土的上市公司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产业链比较完整、一类是以中游冶炼分离为主、一类是以下游深加工为主。专项行动将对第一类企业带来完完全全的利好;第二类企业则会从稀土矿的来源方面受到影响,但整体上是利好;第三类企业会因专项行动的展开很可能推高稀土价格,进而导致下游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行业现状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表示,马荣璋称,今年形势不容乐观。虽然上半年需求有所回暖,但考虑到上半年的稀土指标已完成过半,预计今年整体行业业绩将出现大幅萎缩。
“目前多数企业面临亏损,一些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业界普遍反映缺乏信心。几个元素价格的上升弥补不了市场整体的萎缩,市场的现状是购买力不旺、交易量不足。” 马荣璋也持同样的看法。
报道表示,产能过剩也是稀土行业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中国稀土协会会长干勇表示,目前,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30万吨,年产量8万吨左右,产能利用率不到30%。
“目前稀土除了催化材料不过剩外,其他的都过剩。”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更为直接道。
不过证券日报对此报道表示,虽然,稀土行业仍面临不小的困境,但从陈燕海所举出的数据中看出,我国稀土行业正在稳步推进。
陈燕海表示,“2011年和2012年稀土行业分别实现利润159亿元和108亿元,分别比2010年和2011年增长了288%和163%。同时,2011年和2012年我国分别实现出口稀土产品1.86万吨和18.6万吨和1.68万吨,同比2010年和2011年分别减少了53%和58%,但平均出口价格分别增长了1倍和5倍左右。今年上半年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分别为4.1万吨和3.5万吨,完成上半年计划的87%和78%,实现行业利润约为20亿元。”
马荣璋也对此表示,目前应该做的是提振信心、培育市场,由于受供应稳定性与价格影响,导致供需双方普遍缺乏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