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的电子产品厂商小米公司目前在中国的人气爆棚,看上去似乎做好了征服世界的准备。在创立短短四年间,小米已成为这个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一个备受关注的电子产品品牌。
小米现在可是一家很有影响力的公司,这部分得益于它对苹果等公司产品设计毫不掩饰的“借鉴”。但如果小米公司想要保持当前发展势头,积极向海外扩张业务,那么就必须做好接受公然抄袭竞争对手的后果的准备。
中国市场有着一套不同于美国市场的运营法则。在美国,原创是最为重要的商业原则,知识产权会得到高度重视和保护。虽然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也有自己的法律,但这些法律的规定普遍被认为缺乏力度,很少得到执行。
纵观历史,抄袭行为有时值得冒险。众所周知,苹果抄袭了Xerox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同样微软在开发Windows时也抄袭了苹果的操作系统设计。不可否认的是,苹果和微软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也曾因抄袭而饱受批评。几年前,三星也从苹果那里窃取了多项重要功能,结果两家公司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法律纷争。
然而,小米是一家不同的公司。苹果和微软抄袭的主要是概念,而小米却抄袭设计和设计元素。从本质上讲,小米公司的产品并不是山寨版,因为它们在个别元件甚至功能上与竞争对手并不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小米的设计创意的确借鉴了其他公司的产品。小米公司也生产了一些原创产品,但许多产品的设计更多是混搭而非致敬对方。
这不应被看作是一家不成熟的公司的无知行为:小米对自己正在做什么心知肚明。
小米公司设计获得“启发”的来源不胜枚举,但该公司专注于对苹果的模仿令人惊讶不已。上周,在小米4的发布会上,小米CEO雷军身穿黑色衬衫和蓝色牛仔裤,竭力模仿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他还多次提到苹果产品,甚至明确表示他的公司还与iPhone的代工厂商进行了接触,以了解他们能给小米带来什么价值。在雷军陈述结束时,他身后的屏幕打出了“One more thing…”(还有一件事儿)字样,这也是乔布斯的经典名言……这也是在持续95分钟的新品发布会上,唯一以英语出现的一句话。
苹果痕迹无处不在
苹果对小米的影响是广为人知的一件事。《商业周刊》认为小米4是一款“iPhone风格的智能手机”。去年,《纽约时报》将雷军称为是乔布斯的“冒牌货”。美国投资公司Rosenblatt Securities分析师布莱恩·布莱尔(Brian Blair)去年在接受CNBC网站采访时表示,小米并不急于进行海外扩张,因为这家公司仍然处于山寨模式。他说:“三星处于山寨模式已经很长时间了。”
众所周知,小米一直从其他公司的产品和营销策略中获取灵感,但它模仿最多的对象仍然是苹果。小米4是小米公司迄今推出的最像iPhone的手机产品。很显然,它从iPhone 4s和iPhone 5获得了启发。原因其实不难理解:iPhone在中国非常受欢迎,但价格高的令人咋舌。
此外,小米公司推出的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小米盒子同样与Apple TV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小米平板电脑小米PAD在设计上也借鉴了iPad mini和iPhone 5c的元素,甚至在小米PAD的宣传照片中也能看到这种痕迹。小米路由器Mini看上去就像是与Apple Magic Trackpad一个模子刻出来,而小米移动电源Mi PowerBank则完全是iPod mini的翻版。更令人吃惊的是,小米3产品页面上的摄像头竟然是苹果Aperture的Logo——在7月29日小米做出调整之前,小米3的摄像头图标无疑就是苹果产品的Logo。
小米公司效仿苹果这一做法其实是明智之举。对于小米第一大市场中国的用户而言,iPhone价格过于高昂。在这里,小米产品售价相当低。以小米3为例,它的价格大概只有苹果低端iPhone 5c的一半。通过不断拿自己与苹果进行比较,小米充分利用了一家知名品牌的好处。至少到目前为止,这种策略奏效了:小米公司在中国本土市场正出现爆发式增长,2013年小米手机销量同比增长了271%。彭博社认为,小米公司明年的手机销量有望达到1亿部。
小米公司抄袭的对象并不只有苹果。
小米公司的网站上到处是抄袭来的照片,小米3摄像头照片就是典型例证。在小米3产品发布会上,这些照片在经过修改后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台上。有时,照片上的水印还被移除。以下就是抄袭自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一张照片。另一张来自于Flickr。还有两张抄袭自Getty Image用户,在有人注意到这种侵权行为后,小米在7月29日对照片做了改动。
这种手法还延续到小米4的产品页面,在小米公司宣称是这款手机拍摄的照片中,至少有一张早在2006年便已存在,而且你只要有钱,就可以从图片网站购买。对于将专业照片说成是小米3摄像头拍摄的,小米公司似乎根本不介意。这种做法再次表明该公司完全不尊重其他公司的知识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