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能是解决新能源电力储存的关键,因此备受投资机构青睐。全联新能源商会和汉能集团日前发布的《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储能示范项目投入运营,甚至在电网调频等应用领域可能出现盈利,但整个储能产业仍处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期。能豆君将《报告》中储能部分数据进行了整理,并对储能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
【融资情况】
《报告》统计显示,全球储能融资总额2013年达到38亿美元,是2012年的1.8倍。美国的融资额9.3亿美元,占全球融资总额的24.4%,中国融资额1.7亿美元,仅占4.5%。
通过分析2005~2013年的年度融资类型构成可以发现,技术研发仍然是储能产业融资的主要资金流向,2013年研发投入占比达到75.3%。
《报告》预计2014年到2020年,仅中国电网级储能市场规模就将超过100亿美元。
到2020年,全球储能市场年度投资额达到47.4亿美元,中国的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300兆瓦。
【装机情况】
2013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不包括抽水蓄能和冰蓄能达到208兆瓦,项目数量增速超过2012年。
【项目情况】
截至2014年3月24日,全球累计实施储能项目335个,全球普遍使用储能技术的格局正在形成,北美、东亚和西欧的市场尤其引人注目。
储能在应用项目中的作用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平滑与移峰,分布式能源及微网,电力付诸服务,电力质量调频,电动汽车充换电等。其中分布式能源及微网项目是2013年储能应用的热点,原因是通过储能可改善电能质量,提高分布式发电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时的可靠性,在离网海岛、偏远(无电)地区、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和商业智能楼宇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成本情况】
在成本方面,2013年各种储能技术的成本都有所下降,其成本下降主要通过提高能量密度来实现的。目前,规模效应、提高成品率和降低原材料成本对储能产业的成本降低并没有太大贡献。
根据《报告》预测,电动汽车储能电池的能量密度将进一步提高,成本也从目前接近1380美元/千瓦时降低到2015年的415美元/千瓦时,2020年降低至275美元/千瓦时,越来越有利于应用。
【储能行业现面临主要问题】
1.储能技术路线相对分散
目前储能技术路线有10多种。其中物理储能,如抽水蓄能、飞轮储能等,有建设的局限性;化学储能包括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技术路线,孰优孰劣也还难以评定。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兴的化学储能技术,在电网级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仍然颇具争议。虽然磷酸铁锂是目前比较受关注的一种储能技术路线,但是维护难度大和安全性欠佳的缺点,影响了其大规模商用的步伐。
因此储能技术仍需经过漫长的摸索过程,最先将技术做成熟,将成本降下来的技术,才能率先实现小规模的商业化。
2.行业期待补贴电价出台
报告显示,全球普遍使用储能技术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特别是北美、东亚和西欧等地区。美国南加州储能产业发展有两个核心政策的支撑:①自发电的补偿政策(目前我国只有光伏的自发电补偿政策)②关于需求侧的一个补贴政策(这种类似的需求侧的补偿制度,实际上目前国内也在推广,但力度有限)
据媒体报道,全国工商联在两会期间上交提案,建议储能电站发电电价为1.5~2元/度。国家能源局本应在6月给出答复,但至今无音信,使之增加了几分不确定性。
对于全国工商联1.5~2元/度的电价提议,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一旦补贴电价达到1.5元/度,国内的储能市场将迅速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