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9月07日   星期天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国内锂电池材料发展失衡 企业“沦落”为代加工

国内锂电池材料发展失衡 企业“沦落”为代加工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4 | 浏览:4681
文章顶部
摘要:由于技术受限,大部分企业被“沦落”为代加工性质,而国内高端产品供不应求十分明显,50~70%仍需进口获得。

国内锂电池材料发展失衡 企业“沦落”为代加工

据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报道,目前国内锂电材料出现发展失衡状态。由于技术受限,大部分企业被“沦落”为代加工性质,而国内高端产品供不应求十分明显,50~70%仍需进口获得。

业内人士表示,受日前锂电池企业相继整合的影响,国内锂电材料生产厂商有望通过行业整合,实现增长国内供给,改变进口依赖的情况。

目前,锂电行业最重要的材料包括:电解液、隔膜和正/负极材料。据招商证券日前发布的研报显示,由于隔膜行业属资金和技术密集的行业,因此低端过剩、中高端市场依然严重依赖进口。

据研报称,中国隔膜企业30多家,设计产能超过8亿平米,2013年产量仅1.8亿平方米,因此国产隔膜将崛起,进口替代前景广阔。“隔膜规模效应显著,下游认证严格,行业未来也将走向集中,中高端隔膜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此外,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师亦指出,受锂电池需求未来爆发性增长的预期,国产电解液凭借性价比优势,份额将会出现持续提升。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国内锂电电解液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行业存在太多无效产能。据其称,由于缺乏技术和优质客户,一些“趁热”进入电解液生产的企业技术并未过关,一些国内产品还无法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更未能接到企业的大订单,目前生存岌岌可危。

“但国内包括杉杉股份(600884.SH)在内的企业实际上已拥有较为完善的技术,目前已供给日韩等国外客户,”他说,“而一旦大型企业能够成功并购一些拥有良好设备设施的中小型企业,扩大生产线,考虑到国内更为低廉的成本,国外客户将加速中国产能布局,未来很有可能将继续加大中国电解液的采购力度。”

北京一位券商分析师亦同意上述观点,并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兴起,锂电池的需求将在近两年实现爆发性增长,因此涉及锂电材料的公司有望在这轮需求爆发中借力行业整合,通过把握市场需求来改变目前依赖进口、沦为代加工的现状。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