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新一代飞度1.5L车型以7.38万元的价格上市,比上一代1.3L车型的价格还低,业内一片哗然。无独有偶,即将在本月内上市的新一代卡罗拉,作为丰田标榜的高端A级车,也以10.78万元的价格下探10万元价格区间。
合资品牌低价入市并非新闻,早在2000年6月,上汽通用就凭借品牌溢价,以“10万元家轿”概念让赛欧车型红遍大江南北。而后换标雪佛兰的赛欧价格更是下探到10万元以内,一度稳居销量榜前十。继赛欧之后,韩国现代与北汽合资,换代车型价格更是逐步下探。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合资品牌车型较高的利润率,为其降价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合资品牌的国产化率的提高和规模效应,也为其降价入市提供了足够的支撑。
如今合资车型携品牌、技术、品质、成本等诸多优势再次入侵低价市场,原本以高性价比立足此市场的自主品牌,在合资品牌的价格倒逼下,还能从容面对吗?
■交锋 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国内合资整车企业超过33家,合资车型不断完备的情况下,全球竞争最激烈、品牌最多的汽车市场在中国形成。尽管如此,自主品牌仍以高性价比优势在国内汽车市场站稳脚跟,并凭借这一优势,逐渐发展壮大。2013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了564.80万辆,10年间增长了十余倍。
随着自主品牌在产品品质及服务水平方面的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虽然,合资品牌在品牌议价方面具有优势,但实际上,就产品本身而言,相对比自主品牌当中的领先者,合资品牌已经相对同质化。
谈到合资与自主品牌的未来发展问题,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品牌管理部部长庄严告诉记者:“一方面,合资品牌面对做得越来越好的自主品牌,采取价格下探的方式稳固自己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自主品牌需要不断做强做大,增强品牌号召力,需要推出产品力更强、价位相对更高的产品,所以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在产品价格上发生交锋是必然的趋势。”
■向上 靠创新创造新机遇
对于规模优势并不明显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再以价格与合资品牌进行“贴身肉搏”显得并不明智,向上走成了众多自主品牌企业共同的选择。如同某自主品牌企业掌门人曾说过“不往高走,很快就会死。”该企业打造的新车型也印证了这位掌门人的观点。虽然在转型中会经历阵痛,但目前来看,这样的方向把握是准确的。
自主品牌正在进入发展调整期,奇瑞已推出首款正向研发车型,吉利则回归一个品牌,并重新梳理了其产品结构。
对于在自主品牌领域起步较晚的广汽传祺,从2011年上市开始,即选择从中高级车切入市场,坚持品质路线与正向研发。“这正是基于广汽传祺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中国汽车品牌只有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才能真正实现汽车强国梦想。”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助理兼销售部部长肖勇如是说。
■前进 提升内在补齐短板
曾经的市场策略,决定了企业现在的市场地位,而企业现在的市场策略,又决定企业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