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是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落实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自2012年中央财政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以来,各部委投入资金达到42亿元,今年5月份即将开始验收。从目前情况来看,这项创新工程中所包括的25个企业落实效果不尽相同。
多年来政策利好不断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即将迎来阶段性验收。近日,中国工业报记者从大智慧通讯社获悉,在第二季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学术沙龙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理事长陈全世表示,投入42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以下简称“创新工程”)在今年5月份即将开始验收。
据记者了解,从会议上传达出的声音来看,许多人认为该项工程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陈全世表示,今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很多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政策都到了要总结、要结算、要反思的时候。“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很多情况下执行不给力。最大的问题是产业链不具备,导致很多城市出现现实的问题。”陈全世如是说。
发展方向已定
其实,从2012年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可以看出,中央财政将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
其中,奖励资金支持对象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和动力电池项目两大类,申请奖励资金的企业应当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基础。
与之相对应,《通知》中要求,整车企业必须具备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持续开发能力,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一定比例;动力电池企业应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较强的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保障能力,拥有电池单体的知识产权。
落实效果不一
以当时“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中的25个项目看,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包括:江淮的第五代纯电动轿车平台技术开发项目,东风的小型纯电动轿车技术开发项目,北汽的北京牌全新平台纯电动轿车技术开发项目,吉利的基于帝豪EC7的全新纯电动轿车技术开发项目,长安的C206纯电动汽车技术开发项目;插电式乘用车项目则包括:比亚迪的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秦)技术开发项目,一汽的红旗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技术开发项目,奇瑞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开发项目,长城的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开发项目,上汽的荣威550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技术开发项目等10个项目。
以上除个别项目外,大部分项目运转还算不错。如当前在市场上比较畅销的比亚迪秦、上汽荣威550PHEV,以及长安、北汽、江淮的纯电动车等,都已经在市场上赢得了一定的声誉和销量,比亚迪秦还成为2014年市场上最为畅销的新能源汽车之一。
但如果以2015年为收官点结算的话,仍然有一些项目还没有完成利落,如长城的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开发项目。据称,这款搭载在哈弗品牌上的长城的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的SUV车型,目前正在研发之中,预计将于2017年正式亮相。
如果说,2015年5月将开始进行“创新工程项目”的验收,那么专注于传统SUV生产的长城汽车显然并没有把企业的重心放在插电式混合动力SUV的开发上。对于企业而言,这也许只影响到自身相当小的一块市场,无需大惊小怪。但作为一项国家推进新能源汽车战略性的工程,不能在规定的时间节点交上作业,显然有失国家相关创新资金发放的公允性。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