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去年移动电源市场总额超过了100亿元。我国总出货量达到了7000万只,全球市场达到了1亿只。”深圳市万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电小二品牌的创立者孙中伟在接受中国电池杂志-中国电池网采访时分析说。
正如许多移动电源业内企业判断的一样,2014年是一个市场整合年,也是一个品牌集中度逐步集中的一年,也是行业去伪存真的一年。
今年8月1日将会成为移动电源行业的一个分水岭。
“随着国家强制标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的出台执行,该标准的出台促使行业洗牌也是必然的。此番新国标在千呼万唤中出台,无疑将从安全方面对移动电源市场起到规范作用,一些不合规的厂商及其产品将被淘汰出局。”孙中伟说,“目前国内移动电源生产企业从5000余家缩减到300余家。今年,今年经过一番洗牌后,估计企业会剩下50家左右。”
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说,整个行业通过这些年的整合,特别是市场的激烈的洗牌,整合的效果已经显现;企业品牌的力量在市场中初显,没有品牌的企业已经难以在这个行业立足;追求品质和独特设计理念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行业整合见成效
据记者了解,目前充电宝的购买渠道,分为网购和实体销售两种。在记者调查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哪种“充电宝”都没有标注3C认证,只有部分标注了CE认证。不仅如此对于“充电宝”电容量是否虚标,各位销售人员也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
之所以如此乱象丛生,北京某生产“充电宝”的企业相关负责人江小川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都因为此前国家并没有统一的强制标准,“无规矩难成方圆”。“虽然按照要求,像‘充电宝’可能涉及到安全问题的产品必须取得国家3C认证,但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怎样才算安全标准就无从谈起了。8月份新的国家标准就要实施了,作为正规厂家,我们很期待新国标能给充电宝行业带来安全的依靠。”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前,中国移动电源的生产商家已超过5000家,而中国移动电源的市场规模已超过160亿元,现如今生产企业在300家左右。2014年中国移动电源的市场规模就比2013年增长了约52%,而根据以往4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移动电源的市场规模增长基本保持在65%左右的年均增长。
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到11.67亿部,可见未来移动电源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可观,而继续保持65%左右的年均增长基本没有问题。到2017年,智能手机的拥有量将达到17亿部,而如今,全球移动电源出货量在1亿只左右,市场空间巨大。201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80亿元。未来两年的移动电源市场增长速度将逐步理性,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将使得移动电源市场的增速逐步平稳。
而随着行业标准的逐步完善和对山寨产品的打击力度的越来越大,一些家庭作坊式小公司很快陷入困境。“今年的订单增长开始放缓,更要命的是,现在每单利润少得可怜。”
如果没有强大资金和技术团队的支撑,业务很快也将被更具规模的公司所取代。
随着行业标准的不断细化,和打击盗版力度的不断增强,一些没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移动电源公司都开始在这一轮洗牌中退出。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