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品牌战略上究竟是“只生一个好”,还是“多生孩子好打架”,抑或是“花开并蒂莲”,一直是自主车企纠结的问题。
前一阵,天津一汽宣布将在4月北京车展上正式公布全新SUV品牌名称,另有消息传出,由于销量持续低迷,夏利品牌或将“寿终正寝”。
“夏利”伴随着中国消费者走了近30余年,也曾“红遍”祖国大江南北,但近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数据显示,夏利品牌2012年全年销量为144462辆,2013年降至101071辆,降幅达30%。2013年12月,夏利销量为10367辆,2014年1月为7672辆,2月仅实现4239辆的销量,呈现连续三个月大幅度下滑的趋势。
夏利的窘境,在一定程度上与自主品牌整体下滑趋势的大背景有关,但其产品及市场定位没有跟上市场及时代发展步伐是更关键的原因。在出租车市场“深耕”多年的夏利,一度堪称家喻户晓的国民车,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便宜、皮实”的形象,本身的品牌价值很高。其没落的主观原因,换个品牌、名称和标识就能克服吗?当初一汽轿车寄予厚望的欧朗品牌黯然退场,天津一汽能否玩转全新品牌仍是未知数。
夏利品牌的没落值得自主品牌深思。自主车企在成长的道路上一直在摸索前进。单从品牌战略来看,这几年自主车企和品牌的“较劲”始终没有停止。奇瑞、吉利为了扭转低端形象,曾一度意气风发亮出多品牌战略进军中高端市场,最后不得不铩羽而归,连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的翘楚都尚未具备品牌向上发展的能力,这几年深陷泥沼的天津一汽能通过“去夏利化”突破自主品牌的天花板吗?
对于自主车企而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品牌只是一个外化的结果,其根基是产品质量。品牌的多少、新旧不是赢得市场、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关键因素。没有优秀的产品和合适的市场定位做依托,品牌只是空中楼阁,无法受到市场的青睐。
品牌的塑造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品牌形象需要不断发展来维系提升。市场在变,消费者的需求在变,品牌时刻需要有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做支撑。夏利品牌的窘境对于自主品牌也是一个警示。对于自主车企而言,只有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产品,扎扎实实做市场调研,才能锁住正在逐步流失的消费者,进而才能逐步扭转消费者心目中既有的低档产品形象。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前两个月的销量数据看,自主品牌形势不容乐观,在市场总体向好的大背景下,中国品牌乘用车所占市场份额同比连续下降6个月,比上年同期下降4.78个百分点,境况堪忧。
品牌经不起折腾,脆弱的自主品牌更经不起折腾。希望夏利品牌的没落能引起自主品牌车企的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