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车、闪光灯、太阳能……我们的周围,充斥着铅酸蓄电池应用的各种产品。然而,由于回收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大量的废铅酸蓄电池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全国人大代表、济源市市长王宇燕建议,在县级以上城市建设正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站点,定期回收、定点处置。
王宇燕在调研中了解到,废铅酸蓄电池可以作为再生铅资源,然而,目前缺乏对回收工作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各种资质的企业都在从事回收工作。多家收购、分散经营,在利益的驱动下,相当一部分废铅酸蓄电池流入无资质的小再生铅厂,全国每年超200万吨被非法回收。
“目前全国小再生铅企业有300多家,但总体上技术水平落后,企业规模偏小,资源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金属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低等。”她建议,“先在县级以上城市建设一定数量的统一规范回收点,形成区域化、网络化的回收体系,定期回收、定点处置,逐渐发展形成环保、科学、高效、覆盖全国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