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没有对手。”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经理侯雁如是说。这句话背后透露的是一家自主汽车品牌的底气。
元旦前,慎之又慎的比亚迪终于公布了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秦”的售价,尊贵版18.98万、旗舰版20.98万。在深圳,秦补贴后的售价为11.98万。但在没有进入补贴名录的城市,秦的价格(除去国家补贴后)仍然落在15-17万区间。
从F3DM,到纯电动E6,再到电动大巴K9,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蓄力已久。除了K9逐渐攻克海外市场以外,比亚迪在新能源车的私人消费领域始终未见畅销产品。在单体电池、电机、电控和电池管理系统上,比亚迪投入了大量研发力量和资金,现在它急需要一款产品为自己正名。秦能成为一款撬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的车型吗?
秦搭载了采用第二代双模技术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该系统由1.5T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最大功率295马力,峰值扭矩479牛/米,相当于一台4.2L排量豪车的动力。一旦秦的销量起来,整个电动车产业链也会被带动。秦的量产势必加速铁电池的量产,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提高良品率、完善制作工艺,使双模双擎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准解决方案,正如普锐斯之于丰田一样。
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廉玉波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说,“外资品牌内部在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投入上比中国车厂的力度大,而且资金占比高、技术领先。比亚迪内心还是紧张,他们(外资品牌)有多少年的成熟技术,一旦认准了方向,资金和技术都很雄厚。比亚迪早走几年,一旦没走过去,很容易失去先发优势,被超过去。”
但这份危机感下隐藏着这家自主品牌釜底抽薪的决心。据介绍,今后比亚迪90%的车型都将搭载双模双擎,包括混合动力SUV“唐”和纯电动超跑e9。
现在看来,比亚迪被拿来同特斯拉较量实则是一种误读,它的目标在于超越丰田。以“国产新能源车”来标榜自己的秦,事实上是一款大众产品,这和特斯拉豪华跑车的定位截然不同。秦的最大卖点是百公里耗油1.6L、百公里加速5.9秒。既能纯电、纯燃油驱动,也能采用油电混合模式。在日常行驶中,秦大部分时间处于纯电动模式下,依靠电机驱动,发动机不工作。当电池电量过低(一般低于10%以下),整车会自动切换至混动模式,发动机介入工作。
2008年F3DM上市时,王传福曾在采访中说,“如果比亚迪按照丰田的混合动力道路走下去,肯定就死定了。这会一下子就进入它的专利陷阱里面不能自拔。丰田的混合动力车方案确实很独特,但后进者怎么绕也绕不开它的专利壁垒,而且也获得不了它的授权,因为丰田只想卖车,不想有竞争对手。”由于是做电池起家,比亚迪选择的是“大电池小内燃机的”技术路径,弥补其在大功率发动机技术上的缺陷。
丰田混合驱动系统以燃油为主、用电来调节发动机达到省油目的,百公里耗油在4L左右,电动续航里程仅为20公里,能量转换效率较低,但工艺复杂,制造精度和一致性高。而比亚迪则以电机驱动为主,发动机作为补充。“希望今后消费者自己会说,给我加电池或加电机,把发动机拿掉,从而顺其自然地过渡到长续航里程的电动车。”廉玉波说。
最终检验产品的仍然是销量。秦是目前唯一一款达到国家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3.5万元补贴要求的车型,即便如此,秦在没有地方补贴的城市的推广仍旧乏力。例如,在北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没有进入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的产品目录。
廉玉波认为,就算补贴到了能同燃油车竞争的级别,市场还是需要一个好产品。“不能怪政府,要先拿出可靠性和安全性都高的产品,享受全国平等的补贴。现在在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地方标准,必须打破地方保护,让市场说话。”
发布会最后,侯雁的一句“秦将提供6年或15万公里质保、电芯终身保修”的承诺让现场“迪粉”惊叫连连。秦能在重重阻碍下破局吗?最终,又有多少的“惊叫”能转化为实际的销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