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手机热之后,三星、索尼、谷歌等纷纷推出可穿戴设备,A股市场上一批新兴电子概念股遭市场热炒。证券时报记者发现,公募基金和私募大佬近期对相关概念股进行了密集调研。不过,从调研结果及市场人士分析来看,可穿戴设备市场短期还没有形成气候。
可穿戴概念龙头股奋达科技自9月以来飙涨186.49%。从调研记录看,国泰基金于11月19日,大成基金、鼎诺投资、经慧投资等公司于11月25日前往奋达科技园调研,就公司无线电声产品以及业绩增长情况进行了解,而机构投资者此前对该股投资较少。
向智能手表提供芯片的北京君正也获得机构关注。上周三,南方基金以及私募泽熙投资、程瑞投资前往调研,就北京君正提供的智能手表芯片面向客户、智能手表市场发展现状等问题进行了解。
丹邦科技近期受到广发、博时、南方、大成、国投瑞银等9家基金公司,以及广东新价值、上海汇利、深圳中金蓝海、深圳展博、景泰利丰等13家私募公司的集体调研。
此外,泽熙投资近期调研了中颖电子。10月底,宝盈、南方、嘉实、华夏、建信等基金公司以及星石投资、鼎峰资产等调研了同方国芯。
虽然机构热情很高,但从公开信息看,多数公司从可穿戴设备获得的收入很少,甚至还没有任何收入。
北京君正在调研中反馈,目前智能手表还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看到特别炫和有黏性的应用。奋达科技近期发布公告称,公司可穿戴设备产品尚未形成收入,目前,可穿戴电子产品领域从业者众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另外,公司可穿戴电子是否符合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及消费偏好具有不确定性,公司产品市场拓展面临一定风险。
光大证券表示,长远看可穿戴设备百亿规模可期,但目前仍然处于行业导入期。目前各企业竞争格局分散,短期尚难出现地方龙头企业,大众市场仍需要引导消费,可穿戴设备行业产业链也还不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