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电动车企:向“标签”说不 无法与传统汽车抗衡

电动车企:向“标签”说不 无法与传统汽车抗衡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4354
文章顶部
摘要:10月14日晚间的一则微博,一夜之间被转发数百次,引无数汽车发烧友咂舌: “这真是一个土豪横行的年代#中国大陆第一辆Tesla Modle S被金华一位89年的小伙子收入囊中,车主亲切地称它为‘特特

10月14日晚间的一则微博,一夜之间被转发数百次,引无数汽车发烧友咂舌:

“这真是一个土豪横行的年代#中国大陆第一辆Tesla Modle S被金华一位89年的小伙子收入囊中,车主亲切地称它为‘特特’,真正的土豪来了!”

据车主介绍,这辆从香港调货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全部费用将不低于250万元人民币,而这一事件对电动汽车企业的震动应该不仅仅是市场层面。

正当电动汽车企业抱怨消费者对产品缺乏兴趣的时候,这则网络消息给了持这种观点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一直以来,国内电动汽车企业抱怨市场无法启动的原因不外乎:补贴政策缺乏力度、电池技术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完善、消费者不成熟、产业环境不配套等。但唯独没有深刻检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可观的数字是,中国每年需从外资进口300多亿元的自动变速箱总成。

实际上,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汽车业务对于某些车企而言,可能更多只是个标签而已。齐鲁证券研报指出,电动汽车对于比亚迪而言,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品牌的影响力,从而拉动公司传统燃料汽车的销量,但新能源汽车却无法成为其业绩的主要驱动力。

虽然当下电动汽车产业尚未进入成熟期,无法与传统汽车抗衡,但电动化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已无异议,只是世界各国对产业化进度的估计与规划略有不同,会结合自身的环境压力、能源资源、产业基础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无论是欧洲的碳排放指标,还是国内的燃油限值,都已经成了悬在车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汽车企业当然不能只盘算眼前利益,仅仅觊觎政府真金白银的补贴,抑或期待产业环境成熟,万事俱备后再来享受“免费午餐”。比较现实的出路是,一方面专心研发核心技术需求突破,一方面依托现有技术平台,探索商业模式推动市场发展和消费者认可,方能逐渐形成这一领域的品牌,抢占下一轮竞争的“蓝海”。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