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板电脑大战正酣之际,可穿戴市场也热闹非凡。微软、宏达电(HTC)和诺基亚据称都在考虑推出各自的可穿戴智能电子设备。
微软测试“类谷歌眼镜”
华尔街日报23日报道称,微软正在测试一款类似于谷歌眼镜的可上网眼镜的原型机。分析师表示,这意味着微软可能会进入基于互联网的可穿戴技术设备市场。
知情人士透露,微软已经要求几个亚洲零部件制造商为其眼镜原型机供应摄像头和其他关键配件。
分析师指出,微软的这一动向表明,该公司正密切关注所谓的可穿戴设备这一新兴领域,这类设备包括能感测人们运动量的腕带、具有某些智能手机功能的腕表、以及一些更加异想天开的东西,比如能让人们登陆到计算设备上的纹身。市场研究机构ABI预计,到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年销量将达到4.85亿部。
微软斥资7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凸显了微软扩大在消费技术设备领域影响力的决心。微软去年已开始生产Surface平板电脑,而知情人士透露,微软还将继续测试可联网的手表。
消息人士称,微软决心要在硬件生产方面取得领先地位,确保该公司不会错过可穿戴设备市场出现的机会。
诺基亚试水智能手表
在三星、索尼等率先推出智能手表之后,诺基亚也在考虑加入这一领域。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日前公布的一份专利申请档案显示,诺基亚可能正在开发一种组装式的智能手表,允许用户以各种方式进行定制。该文档显示,这种手表的每个组件都将拥有一个按特定功能的定制的显示屏,而用户只需转一下手表,就能使用这些功能。
专利申请档案还显示,诺基亚智能手表可能会使用Windows Phone风格的锁屏界面。由于诺基亚手机已成为微软的一部分,后者很可能会为诺基亚开发一种新的Windows系统。
目前,三星、摩托罗拉、索尼和LG等公司已发布了各自的智能手表产品。而谷歌即也有可能发布智能手表。然而,业界大佬苹果虽早早透出了iWatch的构想,但却迟迟未见产品发布。
最近的一项研究称,智能手表市场的命运,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苹果尚未面世的iWatch。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的最新报告,如果苹果iWatch没有出现,那么预计明年智能手表出货量将为182万部,到2015年将增长至619万部,2016将增长至2415万部。但如果苹果2014年下半年如预期推出iWatch,智能手表市场明年的出货量将达到592万部;到2015年,智能手表出货量将达到2279万部,2016将达到7566万部。
宏达电盯上可穿戴设备
随着可穿戴热潮席卷全球,更多有实力的科技企业也都坐不住了。中国台湾智能手机厂商宏达电(HTC)就是其中之一。
据外媒近日报道,宏达电首席执行官周永明和董事长王雪红均暗示,宏达电正在开发一款新的平板电脑以及一款可穿戴设备,后者或许能与三星推出的Galaxy Gear智能手表展开竞争。
在谈到可穿戴市场时,周永明指出,这一市场目前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充斥着很多“初级版本”的产品,以及缺乏设计风格的噱头炒作。他透露,宏达电在数年前曾与微软合作开发过一款智能手表,不过,对于宏达电何时会再度尝试智能手表,他并未明确透露。
最近的一些动向,似乎也预示宏达电可能向可穿戴设备等新领域拓展。华尔街日报23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作为公司重大战略转变的一部分,宏达电正考虑将智能手机的生产外包,希望借此来降低成本和保持盈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