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于民生之窘也,则曰讲求实业。”百余年来国人一直在追寻的实业梦,灿然照亮着一位浙江名商的求索之路。他就是南存辉。
由其主导,一家创办于1984年、起步仅有5万元的开关厂,历经30年风雨洗礼,发展成为总资产达200多亿的中国工业电器龙头企业和新能源领军企业——正泰集团。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全球光伏行业整体陷入低谷的逆境下,正泰太阳能业务实现上亿盈利,殊为不易。
这样的创业故事,传奇而又真实地演绎了一名小鞋匠的“中国梦”。
南存辉并不讳言自己的修鞋经历,反而常以“我曾是一个小鞋匠”来激励“后生们”;更多的时候,他还喜欢用“我过去不过是个小鞋匠”这样的句式,来表明自己“修行”出来的平常心。
南存辉常言:“做企业是一种修行。”
正泰集团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企业经营理念,便是专注,即所谓“只烧一壶水,直到把这壶水烧开”。纵观正泰历次的转型与升级,确乎如此——即便是试水新能源,亦始终围绕一个“电”字做文章。
与专注并生的是,放下。
长期以来,正泰也有很多所谓“多元化”的机会,比如投资房地产,但即便在有关部门主动抛来橄榄枝之时,南存辉依然不为所动。更为令人惊叹的是,当旗下为上市筹备、运作多年的正泰电器即将迎来过会之时,南存辉却主动申请推迟——别人可都是排队抢着上市。
因为,南存辉实在不想错过国学大师南怀瑾亲自主持的“禅修”课业,“当时,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抉择,但南老的一句‘40多岁了,你还不赶快给我回来学习!财迷一个’犹如当头棒喝,一下子给了我答案”。
如今,禅修已融入南存辉的日常生活,但凡条件允许,他都会每天坚持打坐参禅;他还将南老的《论语别裁》打印出来并裁成纸片,随时随地品读参悟。
这样的“修行者”其实并不多见。有人问他,既已功成名就,又何苦勤修若斯?
“正泰的文化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是谦学,这可能跟我小时候贫苦的生活有关。我们本来就是最苦的,有什么好骄傲的?要把自己倒空了才能不断装进新东西。”
此是学佛场,心空及第归。
跟随南老学习时,这幅对联“贴”进了南存辉的脑海,从此再无或忘。因为专注,所以放下。因为放下,方可心空。心空,则更为专注,愈加放下,终至及第而归。
“除了南老打下的精神印记,南存辉的身上还颇有永嘉学派遗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刘红路博士对记者说,这一学派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南宋三大学派,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重实用尤重“事功”为特色,遂成今日“温州模式”的文化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