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说到新能源汽车,首先联想到的肯定是日系品牌,特别是丰田和其主导的混合动力车系,这也是大街上常见的新能源车型。所以,如果要把新能源和德系车企联系到一起,似乎有点突然,这就像上个月宝马i3发布带来的感受。
而实际上,德系品牌在新能源上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无论在混合动力、纯电动,甚至是氢燃料动力车型上都有所建树,只是他们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大规模的推出自己的产品,而从宝马高调发布i品牌来看,也许这个时机已经逐渐到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代表德系最高水平的三驾马车(奔驰、宝马、奥迪)在新能源上都取得了哪些成就?未来新能源的主攻方向又是哪里?
为何要选择豪华品牌作为德系代表?
至于为何要选择德系豪华品牌来介绍其新能源水平,众所周知,新能源车型的一个重要瓶颈之一在成本上,相对来说,豪华车型用户对价格不太敏感,豪华品牌新能源车型推广上更有优势,而且豪华品牌在技术储备上更加深厚,代表这个车系的最高水准!
宝马
宝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努力始于1969年,在1972年,一辆宝马1602电动车被用作当年慕尼黑奥运会的引导车,而当时采用的还是铅酸蓄电池。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宝马集团相继推出多款电能驱动车型。比如1991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了宝马E1钠硫电池驱动概念车。
【宝马1602电动车】
●高效动力战略预示宝马新能源的未来
说到宝马的新能源车型,就不能不提到宝马著名的efficientDynamics高效动力战略,这个战略于2002年提出,这个战略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部分。短期为对传统内燃机潜力的挖掘,提升其燃油经济性;中期的重点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从长期来看,宝马集团的目标是采用氢能驱动,实现真正的零排放。2006年10月,宝马推出的小规模量产的宝马氢能7系,展示其新能源方向。
【2006年推出的宝马7系氢动力车型】
时间来到2008年,宝马集团推出纯电动车MINI E,这是高档品牌中第一款能够日常使用的纯电动车。MINI E装备一台输出功率高达150kW(204Ps)的电动机,采用高性能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2011年,推出基于宝马1系的Active E,全球限量1千辆,并且采用租赁的方式提供给消费者试用。
●i品牌发布
2011年,2月,宝马正式发布了旗下名为i的全新子品牌,这是宝马集团继宝马、MINI和劳斯莱斯之后,最新的第四品牌,也是一个完全为新能源车型推出的品牌,足见宝马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
【7月发布的宝马i3】
2013年7月29日,宝马i3在北京、纽约、伦敦三地同步首发。宝马i3也被称作MegaCity车型,将于2014年正式上市,宝马计划在上市的第一年实现3万辆的销量。
宝马i3采用4门4座的设计,轴距为2570mm,在车辆后桥上安装有电动机,采用后驱的驱动形式,其最大功率为125kW,最大扭矩为250Nm,而0到100km/h的加速时间为7.2秒。充满电后可行驶130-160公里。
【宝马i3】
【宝马i3】
而为了解决电动车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宝马还给i3准备了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搭载一台0.6L两缸发动机,用来给内置电池充电,其最大续航里程也因此增加到了300km。
而在2014年,宝马还将推出i8,这是一款应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的跑车,搭载了一台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和一个电动机,其中电动机位于车辆的前桥,两者共同作用时能达到260kW的最大功率,扭矩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50Nm,而0到100km/h的加速时间不到5秒,这样的性能绝对可以进入超级跑车的行列。
【即将亮相的宝马i8】
宝马为i品牌准备了一种全新制造理念,即LifeDrive结构,宝马i3与i8都基于这种结构。这种结构包括Life和Drive两个独立的部分,Drive代表了铝质的车身底盘,它集成有车辆的悬架、动力系统、电池以及传动机构等。而Life则代表乘员舱结构,它采用了高强度且轻量化的碳纤维材料,使用这种材料可以降低车身的整体重量,以及提升车辆的操控性。
【宝马在国内已经推出了X6和7系的混合动力版】
●常规混合动力同步推进
在推出i品牌的同时,宝马集团也在研究混合动力技术。早在1994年就推出了5系的混合动力汽车。2010年4月,最新一代的高效混合动力X6和7系已经引进到中国市场开始销售。未来随着X1、X3、X5混动版的导入,宝马的混合动力也将全面布局SUV细分市场。
新能源路线:虽然宝马发布了i品牌,但短期内宝马并不会一步到位过渡到电动车时代,而是以混动为基础,试探电动车市场,以此降低风险,i3推出增程式混合动力版就有出于这样的考虑。而如果未来能在电动车市场站稳脚跟,宝马将向其新能源终极目标氢能驱动进发,正像efficientDynamics高效动力战略所规划的那样。
2奥迪推e-tron车型
奥迪
●混合动力起步不晚
奥迪介入新能源市场的时间并不算晚,第一代Audi duo 早在1989 年便已亮相——这是一辆基于奥迪100 Avant 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概念车,一台五缸发动机和一台电动分别驱动前轮与后轮,采用镍镉电池储存电力。
【Audi duo发展历史】
此后奥迪在1991年再次推出Audi duo的新款概念车。而直到1997年,奥迪正式推出第一款量产混合动力车型,奥迪也成为当时欧洲唯一生产混合动力车型的厂商。此后奥迪在新能源车型上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直到2005年,奥迪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奥迪Q7 4.2FSI的混合动力版,并向市场推出限量版车型。
【奥迪Q5混合动力车型】
在2011年的日内瓦车展上,奥迪发布奥迪Q5混合动力版,采用2.0TFSI发动机与电动机的组合,并且采用重混方式,其油耗不超过7L/百公里。2012年6月,Q5混动版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售价60.8万元。
【奥迪A6混动版】
2012年,奥迪再度A8L混合动力版车型,由2.0TFSI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动力系统,综合油耗仅为6.4L/100km。2013年5月登陆国内市场,售价109万元。同期登陆国内的还有奥迪A6混合动力版,售价63.8万元。
●名声在外的“e-tron”
对于奥迪的新能源车型,除了以上几款混合动力车型外,业界更加熟悉的可能是“e-tron”系列车型,2009年,奥迪首款以“e-tron”命名的概念车在法兰克福车展上亮相,这是一辆具有R8外形特征的四轮驱动纯电动车,采用四台轮毂电机驱动,0-10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4.8秒,续航里程达到250km。
【奥迪两代“e-tron”概念车】
2010年年初,奥迪推出了第二款“e-tron”概念车,这款尺寸相对更小的纯电动车只采用了两台轮毂电机,这款后驱跑车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为5.9秒。同年3月日内瓦车展,奥迪推出了更加实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奥迪A1 e-tron,纯电动的模式下可连续行驶50公里。在使用增程发电机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
2011年4月,奥迪A3 e-tron概念车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奥迪A3 e-tron concept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由TFSI发动机和电动机协同工作,实现在纯电力模式下行驶54公里。
【奥迪A3 e-tron概念车】
●e-tron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切入点
虽然奥迪几乎以每年一款的频率推出了多款e-tron概念车,但e-tron目前依然停留在概念阶段,这无疑让奥迪有些被动,为此在今年7月份,奥迪研发总监杜翰墨被迫下课,据传这与奥迪e-tron量产推动过慢有关,奥迪曾经宣布在去年年底上市的首款电动车R8 e-tron也应技术问题被迫中止量产。
【奥迪A3 e-tron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从大众官方得到的消息,奥迪首款量产电动车型将会是A3e-tron。这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并非奥迪最初规划的纯电动车。而奥迪的e-tron战略步骤也有所调整,从插电式混合动力开始,然后才是增程式、纯电动,最后是燃料电池。选择从插电式混合动力切入,无论从技术成熟度上,还是市场接受程度上,都比纯电动更具优势。这点上,奥迪似乎与宝马不谋而合!
新能源路线:奥迪曾有一步到位跨越至电动车时代的构想,但现实让这个计划受到了挫折。回归现实,奥迪的新能源路线可能会与宝马较为相似,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基础,再逐步过渡到增程式、纯电动,而终极目标也同样是燃料电池汽车。不过相比宝马,奥迪的步子相对要慢一些。
3奔驰偏好电动车
奔驰
相比宝马和奥迪在新能源车型上清晰的发展路线,以及单独的新能源品牌或者子车系,奔驰在新能源上的发展方向似乎有些模糊,不过从此前奔驰发布的一系列车型来看,奔驰似乎步伐迈得比奥迪和宝马更大,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纯电动车型和氢燃料电池上。
【售价不菲的奔驰SLS AMG Coupe电动版】
●电动车接近量产
奔驰在新能源领域最大的动作是在2012年的巴黎车展上,奔驰一口气带来三款纯电动车型,包括SLS AMG Coupe电动版和smart BRABUS电动版,以及B级电动概念车,更重要的是,前两款车型不再是概念车,而是技术完善度非常高的量产车,很快便可推向市场。
其中拥有鸥翼式车门超级跑车SLS AMG Coupe电动版搭载四台电动机,百公里加速仅需3.9秒,成为世界上最快的电动车。不过预计其售价不菲,海外售价都可能会接近400万人民币。奔驰B级电动车概念车采用功率可达100kW的电动机,续航里程长达200km。
【已经成熟的奔驰smart fortwo电动车】
而奔驰电动车的另外一个着力点是smart,smart fortwo电动车最早在2007年推出,而2013年将推出第三代车型,搭载奔驰自己研发的锂电池,续航里程140公里,最高车速超过120km/h。不含电池的车价大约为1.6万欧元(13万元人民币),消费者可以选择租赁电池,而租赁电池的费用将低于普通车辆每月的燃油费用。
【奔驰与比亚迪合作推出的腾势电动车,预计明年上市】
除了奔驰自身的努力外,奔驰与比亚迪合作推出的腾势电动车也备受关注,腾势电动车由比亚迪提供电池与动力系统(e6动力系统),由奔驰设计车身,结合两家之所长,据悉,腾势电动车量产版有望在明年正式上市。
●对氢燃料电池情有独钟
相比奥迪和宝马,奔驰对燃料电池似乎更加痴迷,其中最为有名的是F-Cell车型,利用氢燃料在燃料电池系统中产生电力,供给电动机驱动汽车,2011年,F-Cell曾进行了总行程超过3万公里的环球旅行,向人们展示了奔驰在这一领域的领先优势,并且曾到访上海。
【环游世界的奔驰B级F-Cell车型,采用氢燃料电池】
在2010年的日内瓦车展上,奔驰曾发布过一款F800 Style概念车,这款概念车既可以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也可以搭载F-CELL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由一台220kW(300Ps)的V6汽油动力和一台使用锂离子电池的80kW(109PS)电动机构成,据悉这套系统将用于新一代奔驰S级。
【奔驰F125!研发概念车,以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供电】
而在2011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奔驰发布了F125!研发概念车,奔驰在已有燃料电池技术上进一步糅合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续航里程可达到1000公里!实际上这是一款电力驱动车型,只是其电力来源包括锂硫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而锂硫电池可以通过外接电源进行充电。
●混合动力领域过于低调
在混合动力领域,奔驰似乎有些过于“低调”,为人熟知的也只有奔驰S400混动力与奔驰E400混动(国内未有上市)。2009年,奔驰S400混动率先上市,同年这款车型登陆中国市场,搭载了3.5升排量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和15kW电动机,百公里综合油耗8升左右。
【奔驰S400混合动力车型】
新能源路线:与宝马和奥迪相比,奔驰步子迈得更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电动车的开发上,甚至在氢燃料电池上也已经开始尝试,不过目前来看,除了smart电动,其余电动车型都还停留在概念阶段,与比亚迪的合作也似乎在暗示其“跨越”并不顺利,从奥迪的“掉头”来看,这种方式要面临更大的困难。
编后语:
从德系三驾马车的新能源选择来看,还是比较务实的,选择了从门槛相对较低的混合动力突破,不过相比丰田对混合动力领域的坚守,这三家豪华似乎已经把目光放在了更远的电动车型上,而混合动力只是一个过渡,而且三家在电动车领域都有了较高水平的积累。另外一个不同是,这三家德系车企似乎都把氢动力作为终极目标,而日系厂商中,似乎只有本田开发过类似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