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优化竞争环境 中国汽车问诊自主发展之路

优化竞争环境 中国汽车问诊自主发展之路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4421
文章顶部
摘要:60年前,当中国汽车工业的创业者们在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基石上投上第一撬土的时候,中国汽车工业开启了自主发展的历史纪元。如今,站在全球汽车产销大国的新起点上,经历沧桑变化的中国

60年前,当中国汽车工业的创业者们在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基石上投上第一撬土的时候,中国汽车工业开启了自主发展的历史纪元。如今,站在全球汽车产销大国的新起点上,经历沧桑变化的中国汽车工业,满怀期待地迎接由大变强的下一个60年。

自主发展是实现中国汽车梦的惟一路径,但这条路注定艰辛而坎坷。市场的博弈与剧变,迫使中国汽车人不得不对下一阶段自主发展的方向与路径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

当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肩负新的历史任务,身处恶劣竞争环境,中国汽车业如何做好自主、做强自主?日前,在第四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举办期间,一场中国汽车自主发展论坛,掀起汽车业界问诊自主发展之路的又一高潮。面对问题,嘉宾们作出怎样的回答?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习总书记曾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力和增强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它摆在国家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上。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而且要用全球化的视野谋划推动创新,搞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综合创新。

汽车业界应在现有成绩基础上看到差距,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和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的要求,做自主品牌汽车。中国人要坐中国车,中国路要走中国车。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峰:分享经验 凝聚力量 增强信心

节能减排、精益制造、品质提升、品牌建设,不仅是自主企业发展的任务和方向,更是企业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当前中国汽车界要做的,就是分享自主汽车发展的经验,凝聚自主发展的力量和智慧,增强自主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李刚:企业要过“三关”练就四个基本功

汽车企业做自主,首先要过三关。一是性能质量关。自主开发的车首先要有直观上的性能与质量保证,使这些参数能够接近或超过相应的合资企业产品。二是价格关。自主开发车型的售价要有比相应的合资车型低1/3且不赔钱或少赔钱的能力。三是品牌关。要得到用户的长期信赖,创立口碑,并能经得起长时间考验。

要想过这“三关”,企业必须有四个基本功。第一,应该有强大的正向开发能力,并有充足的开发资金作为保证。第二,有一个准确选择车型的战略。第三,建立完整的全面高效优质的管理体系。第四,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和谐的企业文化,这是增强企业凝聚力,调动每个职工积极性,保证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府的推动力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改革政府的管理体制。当前我国管理汽车行业的有十几个部门,已经大大超过所谓“九龙治水”之势,阻碍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第二,政府应该编制汽车强国战略,在战略中明确汽车在转变国民经济结构、促内需、扩大出口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明确政府功能改革以及企业发展方向。

第三,政府应优化自主创新企业的经营环境,出台相应扶持政策。

第四,理顺各种法规、机制,促进解决交通事故、道路堵塞、环境污染、能源供应、汽车索赔等社会问题,保证汽车市场健康发展。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自主品牌面临三大制约与三大机遇

总体看,有三个因素制约着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一是自主品牌汽车的相对成本优势在下降。与之对应,外资品牌的规模优势愈发明显; 二是汽车综合使用成本不断提高,包括限购、拍牌、油价上涨、停车费上涨等因素都对自主品牌不利; 三是越来越多的区域市场开始汽车消费升级,在消费者升级换车的过程中,自主品牌可能会面临客户流失。

虽然自主品牌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但仍存在市场机遇。具体看,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国内乘用车市场仍将保持十年以上快速增长期; 二是市场逐步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三是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安庆衡:对于自主品牌的处境不要悲观

当前,自主品牌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其市场份额下降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大城市的限行、限购;二是外资品牌的产品下探与价格下探;三是技术实力与外资品牌存有差距; 四是自主品牌企业自身正在调整,过去强调量的提升,现在强调质的飞跃。

尽管自主品牌发展有很大压力,但前景是广阔的。在中国汽车界,做强自主得到了空前重视,总体上呈现良好势头。不少自主车企已经突破重重困境,有了一定作为。在出口市场,自主车企是主力军。自主品牌的产品质量有所提升,市场认可度虽然较外资品牌还有差距,但正逐渐提高。大部分自主车企对未来发展满怀希望。

有观点认为,自主品牌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时候。我认为这些话太悲观。当然,自主品牌的确面临很大挑战,指望其市场表现在短期内发生突变不大现实。眼下,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最需要明确的是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政府扶持方面,因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自主品牌企业自己要努力。首先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其次是苦干实干增强竞争力。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王德龙:建议政府从七方向支持自主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要想强大、安全,就必须大力支持自主品牌发展。关于支持的方向,有七点建议。

第一,建议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自主品牌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国家自主创新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加大政策的导向性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形成促进自主品牌健康发展的核心管理平台和机制。一是建立公共技术平台,以政府出资企业承担课题等形式加大对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关键领域等方面的资源投入。二是建立科技创新共用免费服务平台,如科技技术基础平台,海外市场信息服务平台等。三是创新管理平台,包括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优化汽车产业的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管理。四是改革汽车产业投融资体制,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鼓励引导社会资金介入汽车领域,积极发展汽车后市场。五是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鼓励引进创新人才,在汽车相关产业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

第三,创新和完善汽车认证与标准体系,建立国内自主的评价体系。

第四,从国家层面确立自主品牌质量发展战略,把质量放在国家和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

第五,鼓励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技术发展自主品牌。

第六,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重要路径,建议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系统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研发示范;二是研发和应用汽车代用燃料,促进交通能源多元化,有步骤地推动基础设施拓展和转型;三是加大能源动力系统投入,开发和推广先进内燃机与混合动力汽车,推进动力系统技术转型升级。

第七,优化竞争环境,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相结合。一是理性支持外资企业扩张。二是助力自主产品出口。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