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空姐充电打电话被电死”、“男子给手机充电被电晕”等消息,引起社会对手机充电器质量的关注。昨天,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对北京市场销售的通讯类器材的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在被监测出的42种不合格通讯器材中,手机电池和充电器有36种,占比超八成以上。
市工商局监测显示,这42种不合格通讯器材产品中,手机充电器有11种,手机电池有25种。被两次检出问题的产品有36种,其中手机电池、充电器占34种。
监测显示,不合格手机充电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连接装置、抗电强度不合格,可能导致其零部件及材料发生漏电,使人体发生触电危及生命。不合格电池主要存在的问题是,0.2C5A放电性能、1C5A放电性能、过充电保护等项目不符合相关标准,可能导致电池寿命短,易发生死机、断电等情况。
记者发现,这些不合格充电器、电池,标称的生产厂家大多在东莞、深圳等地,产品名称以“智能USB万能座充”、“通用型旅行充电器”、“高端商务电池”、“原装商务电池”等为主,很多还标称适用于三星、联想、诺基亚等名牌手机。但据工商部门调查,不合格产品中的16种,按照其标称的生产企业地址及联系方式,根本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
工商部门表示,将对监测中销售不合格商品的经销单位进行处理,不合格产品将强制退出北京市场。同时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此类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