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随着山东威海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最后一台交流充电桩的检测完毕,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开展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集中检测工作圆满完成,整个过程历时2个月时间。
这是国内首次采用春检模式对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进行大规模集中检测。本次集中检测解决了国网山东电力充换电设施运行中存在的管理盲点,使充换电站健康运行水平显著提高,为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网络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今年6月,国网山东电力已累计投运28个充换电站、575个交流充电桩,服务车辆行驶里程3504.16万千米,充换电量3701.99万千瓦时,各项运行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由于充换电站运行设备种类多、专业跨度大,充换电站的安全运行面临巨大压力。面对这一情况,国网山东电力组织开展充换电设施春检,制定《2013年山东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春检工作方案》。各部门密切合作、超前策划、精心组织,山东电科院、电动汽车服务公司等相关单位通力配合。
国网山东电力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检测队伍,深入各地市充换电站,开展10大类43大项共计188小项检查,发出整改通知19份,有力提升了充换电站安全运行水平。
结合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集中检测工作,国网山东电力还制定了《国网山东电力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5项,《国网山东电力纯电动客车快换电池箱检修技术规范》等技术规范12项,《国网山东电力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监控系统检修作业指导书》等现场作业指导书12项,形成了一整套充换电站安全运行标准规范。
延伸阅读
为何采用春检模式进行集中检测
目前,国内对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检测标准、检测周期没有相关规定,对检测人员的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以前,山东各地采用分散式、随机性的检测模式,由各地市供电公司自己组织完成,检测能力有限,检测结果对实际工作指导作用不明显,且检测计划不连贯,难以实施持续有效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为了改变这种不系统、不专业的状况,本次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采用春检模式进行大规模集中检测。该公司专门成立电动汽车集中检测工作小组,责任落实到人,工作细化到项目、专业,统筹安排检测计划,将检测项目分为设备检测和安全检查两大类,保证检测工作的合理性。集中检测加强了对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的精益化管理,节省了检测费用和时间,提高了效率。此次检测完成后,国网山东电力还将根据报告调整相关设备软硬件,将现有的检测项目进行优化调整,形成常态化管理模式。
